房山岩体包含石英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两种主要岩石类型:
细粒石英二长闪长岩分布于155.1高地采石场等地,矿物成分为斜长石(55%)、角闪石(15%)、黑云母(10%)及石英(10%)
中粗粒花岗闪长岩见于东山口-官地村一带,呈现灰白色调,含斜长石(40%)、钾长石(25%)、石英(20%)岩体侵入活动导致官地村地层减薄出露,形成500米长完整地层剖面,包含柔流褶皱、断层等构造遗迹[3]。
该岩体坐落于华北板块中部NNE向太行山隆起与近EW向燕山板内造山带交接部位[1] [3] ,区域内发育:
太平山向斜、164背斜等多期褶皱构造
基底剥离断层和低角度韧性剪切带[1]
紫荆关深断裂、南大寨断裂等燕山期断裂体系这些构造特征记录了燕山运动期间(约1.4亿年前)发生的陆内造山作用[1][3]。
作为华北克拉通太古代基底研究的关键载体[2] [3] :
出露的太古宙变质岩被命名为"官地杂岩",为研究早期地球演化提供实证[3]
典型的热接触变质岩剖面成为地质教学经典线路,培养过李四光等院士级专家[3]截至2024年7月,南方科技大学等院校仍在开展岩体构造解析等实地教学活动[2]。
岩体周边存在以下环境特征:
牛口峪水库因断层发育导致污水渗漏问题,反映区域水文地质特殊性
2019年实施地质遗迹保护二期工程,建设1100米围栏并设置科普解说系统[4]
与周口店古人类遗址共同构成世界地质公园核心要素[4]。
岩体内部发育典型风蚀地貌:
蘑菇石:岩层差异风化形成的柱状景观
蛤蟆石:花岗岩球状风化产物这些自然奇观与构造遗迹共同构成"一步亿年"的地质时空走廊[3]。
房山岩体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