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运作机构的差异,摩天轮可分为重力式摩天轮(Ferris Wheel)、无辐式摩天轮和观景摩天轮(Observation Wheel)三种。重力式摩天轮的座舱是挂在轮上,以重力维持滑轴水平;而观景摩天轮上的座舱则是悬在轮的外面,需要较复杂的连杆类机械结构,随着车厢绕转的位置来同步调整其保持水平。 共15张 幸福摩天轮
最早的摩天轮由美国人乔治·法利士(George Washington Ferris)在1893年为芝加哥的哥伦布纪念博览会设计,目的是与巴黎在1889年博览会建造的巴黎铁塔一较高下。第一个摩天轮重2200吨,可乘坐2160人,高度相等于26层楼。正由于法利士的成就,日后人们皆以“法利士巨轮”(Ferris Wheel)来称呼这种设施,也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摩天轮。 摩天轮图片
维也纳摩天轮是幸存的一座19世纪摩天轮,仍在营运。它于1897年竖立在奥地利维也纳的利奥波德城(第二区)普拉特游乐场,为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的金禧庆典而兴建,总高64.75米。1920年,巴黎摩天轮拆除后,维也纳摩天轮就成为世界最高的摩天轮。1944年在二战期间烧毁,次年重建,仍然保持世界最高摩天轮的地位,直到1985年被日本筑波市超过(85米高)。
曾经位居世界上最巨大摩天轮王座好一段时间、坐落于泰晤士河畔的英航伦敦眼(BA London Eye),是一座距地总高达135公尺的摩天轮,也是观景摩天轮这类型的设计之先驱。不过,其世界第一的地位已在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南昌市的南昌之星完工并于2006年3月开业之后被打破,南昌之星是一座总高160公尺的重力式摩天轮。
然而,南昌之星的世界第一地位也维持不久,因为在2008年3月开业的新加坡摩天观景轮(Singapore Flyer)以其165公尺的总高(轮径150公尺)小胜过南昌之星而夺得世界第一的地位,但是由于两者的结构概念不同(新加坡摩天观景轮采与伦敦眼相同的观景摩天轮设计),南昌之星仍可继续保持最高重力式摩天轮的地位,直到有新的挑战者出现为止。除了上述的摩天轮之外,世界上还有多个正在筹备中的大型摩天轮建设案,都将会陆续挑战世界之最的头衔,包括预计在2009年第四季度启用的北京朝天轮,这座预计总高208公尺、轮径198公尺的摩天轮,采用的是与伦敦眼一模一样的观景式摩天轮结构。
若以摩天轮的直径来说,台湾最大的摩天轮是位于云林县古坑乡剑湖山世界中的摩天轮,直径88公尺;但高雄市梦时代的高雄之眼直径虽只有50公尺,却因架设于建筑物屋顶上而非地面,而以102.5公尺的总高列名台湾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