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民党于1927年在南京成立的中央党务学校,负责北伐期间国民党干部的教育训练。 校园内蒋中正军旅戎装雕像
1927年,蒋中正以“清党”铲除党内中国共产党势力后,原先准备成立“宣传训练院”,但后来代之以“中央党务学校”。中央党校校训与1924年成立的黄埔军校相同,并于1927年经首任校长蒋中正敲定。创校初期借用国立东南大学校舍,至该校改组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后,接收校产以为为永久之校址。课程着重党务及社会运动、政治宣传,授课内容则分为理论、历史、地理和组织。 政大正门口校碑中央党务学校因属“党国一体”时代重要的党国菁英培训学校,蒋中正亲任校长表示重视之程度。但蒋氏并无暇管理中央党务学校校务,实际负责学校运作者乃副教务主任罗家伦、副训育主任谷正纲及副总务主任吴挹峰等人。
1929年,中央党务学校改组为“中央政治学校”,初设政治、财政、地方自治、社会经济四系,后来又增设教育和外交等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央政治学校迁至重庆小温泉,并将科系调整为法政、经济、外交、新闻、地政五系,尔后又成立新闻事业专修班、新闻专修科、地政专修科、会计专修科、统计专修科、语文专修科。功能上说,中央政治学校是中国国民党训政时期培育国家政治人才的主要基地,地位类似中国共产党的“中共中央党校”。 蒋中正先生雕像
1944年,为扩大训练青年干部,三民主义青年团创立“中央干部学校”,以重庆复兴关为校址,由蒋中正担任校长,蒋经国出任中央干部学校教育长一职。初设研究部,主要研究政治、经济,主要招生对象为各国立大学毕业生,3期共培训干部五百余人。后增设专修部,计有地方自治科、师范科、管理科、生产科等四科,并增设东北青年训练班。抗战后期,在知识青年从军运动之时,中央干部学校开始附设青年军政治工作干部训练班,由蒋经国兼任班主任一职。中央干部学校在性质上,可对应至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之中央团校,中国青年政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