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家车,英语:PrivateCars,所谓私家车,是来自香港的概念,主要指家用的车辆私人自己买的,拥有使用支配权的,在不违法的情况下可以自由的使用支配。一辆汽车属于私人汽车还是公车,是以在车管所登记时车主的身份确定的。如果以机关、团体、单位名义登记,就是公车,如果是以个人名义登记,就是私车,所有权属于个人,私人拥有。[1] [2]
私车中既有卡车一类商用车,也有小轿车一类乘用车。前者主要是生产资料,后者则属于生活资料。国内不少城市的出租车是私车,是以个人名义登记购买,这些小轿车也属于生产资料。
车型以轿车为主,还有一些越野车和小面包。由此可见,私家车仅仅是私人汽车的一部分,其数量要大大小于私人汽车。[2] [1]
20世纪90年代初,良好的经济发展势头带动了出租车行业的兴起。1997年开始,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建设的不断完善,居民收入水平的显著增长,私家车消费时代揭开序幕,中国开始进入私家车消费时代。在中国的"计划经济"时期,汽车一直被作为重要生产资料管理,是以团体使用为主的生产工作工具。然而,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这一情况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十五"计划首次提出:鼓励汽车进入家庭。"汽车梦"不再是富人的专利,拥有汽车对于许多中国家庭来说已经不再是奢望。汽车大规模步入寻常百姓家,街头巷尾,多姿多彩的私家车已成为都市靓丽的风景线。[4]
私家车是最为常用的交通工具,用于载人及行李。包括驾驶者在内,座位数最多不超过9个。它又被不同的类型所划分。[3]
1.国内划分
按照中国大陆标准划分为:微型轿车(排量1L以下)、普通级轿车(排量为1.0~1.6L)、中级轿车(排量为1.6~2.5L)、中高级轿车(排量为2.5~4.0L)、高级轿车(排量为4L以上)。[3]
过去中国是以计划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国家,市场意识不强,价格敏感度较差。当时轿车是按计划分配式的模式销售,以发动机排量来衡量轿车的等级,由此分为微型轿车、普通轿车、中级轿车、中高级轿车和高级轿车几类。通俗分类法:以价格为主,技术规格为辅。即将20万元以上的轿车解释为中高级轿车;15万元~20万元为中级轿车;10万元左右或10万元~15万元为普通级轿车;10万元以下为微型轿车或经济型轿车。[3]
2.国外划分
欧系分类:德国大众是欧洲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也是最早进入中国轿车市场的企业,无疑它的轿车分类法具有代表性。德国轿车分为A、B、C、D级,其中A级车又可分为Aoo、Ao和A等三级车,相当于我国微型轿车和普通型轿车;B级和C级分别相当于我国的中级轿车和中高级轿车;D级车是相当于我国大红旗等高档轿车。[3]
美系分类:对美系分类标准,可从通用汽车公司的分类中略见一斑。通用公司一般将轿车分为6级,它是综合考虑了车型尺寸、排量、装备和售价之后得出的分类。它的Mini相当于我国的微型轿车;我国的普通型轿车在通用分类中可找到2个级别,即SMall和LowMed;各家只对中级轿车的分类标准比较一致,即中级轿车Interm(B级);中高级轿车即UPP-med,在我国涌现最多、销售最畅的奥迪、别克、雅阁等新型车;高级轿车相对应的是Large/Lux级别。[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