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由648块长方形青砖拼镶而成,分为两幅左右两部分对称安置于墓室两壁。南墓壁描绘的是嵇康、阮籍、山涛、王戎的画像,高78厘米,长242.5厘米;北墓壁描绘的则是向秀、刘伶、阮咸、荣启期的画像,高78厘米,长241.5厘米,8个人席地而坐,以不同姿态体现了每个人的不同特点。[1] [2]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
1960年4月,位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北麓的西善桥钢铁厂,在取土施工过程中发现了一座古墓,随即报告给了江苏省南京考古队。经考古队勘查,发现这是一座南朝时期中等规模的单室墓,早年曾被严重盗掘过,在墓室的南北两壁,分布着青砖拼嵌而成的砖画,画面上是“竹林七贤”和“荣启期”的欢宴图,这幅人物砖画便被命名为《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现藏于南京博物院。[3]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共有八人,皆席地而坐,各具神态,每个人物身旁均标明姓名,彼此之间以银杏、松树、槐树、垂柳等树木相隔,是一组既各自独立又和谐统一的大型画像砖组画。[4]
嵇康头梳双髻,与王戎、刘伶三人均露髻无巾饰,双手弹琴,赤足坐于豹皮褥上。《世说新语·容止篇》说他:“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绘画作者正是据此来塑造了嵇康的形象,据《历代名画记》卷五载,顾恺之曾画过嵇康的四言诗,并深有体会地说:“‘手挥五弦’易,‘目送飞鸿’难。”壁画正是按照这两句诗来表达嵇康的精神状态,画面表现了嵇康的傲慢,敢于“非汤、武而薄周、孔”的气概;同时又表现了他内心充满着矛盾的精神状态。[4]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嵇康拓片
阮籍头戴帻,侧身而坐,口作长啸状,一手支皮褥,一手置膝上,赤足。其旁置带把酒器一具。器下有盘,器内浮小鸭一只,可能为玩赏之物。画阮籍则着重他“作啸人似人啸”。《晋书·阮籍传》记籍“嗜酒能啸”,《世说新语》记:“阮步兵啸闻数百步,韵响寥亮”。世传“嵇琴阮啸”。[4]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阮籍拓片
山涛头裹巾,赤足曲膝坐于皮褥上,一手挽袖,一手执耳杯欲饮,身前置一瓢尊。作饮酒神态,描绘山涛的嗜酒性格。山涛极饮酒,《晋书·舆服志》:“涛饮酒至八斗方醉,帝欲试之,乃以酒八斗饮涛,而密溢其酒,涛极本量而止。”[4] 《南朝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山涛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