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是输送静脉血至肺的一条粗而短的干。自右心室的肺动脉口起始,在主动脉起始部的前方向左上后方斜升,达主动脉弓的下方,约平第4胸椎体下缘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在分叉处稍左侧,肺动脉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条结缔组织纤维索相连,称为动脉韧带,或称动脉导管索,是胚胎时期的动脉导管闭锁后所遗留的痕迹。所以在胚胎时期,肺动脉内的血液直接导入主动脉。此动脉导管在生后不久即闭锁,若不闭锁,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之一。
左肺动脉较短,向左侧横过胸主动脉和左支气管的前方至左肺门,分为上、下两支进入左肺的上、下两叶;右肺动脉较长,向右侧经升主动脉和上腔静脉的后方,右支气管和食管的前方至右肺门,分为三支进入右肺的上、中、下三叶、左、右肺动脉经肺门入肺后,随支气管的分支而反复分支,越分越细,最后形成包绕肺泡壁的毛细血管网,气体交换即在此进行。所以肺动脉是输送静脉血至肺的功能血管,营养肺的血管来自胸主动脉的分支(支气管动脉)。
右心室腔向肺动脉口的延伸部分称肺动脉圆锥。
右心室呈底向右心房口,尖向下的三棱锥体形。在室腔内从右房室口至肺动脉口之间有一条肌性隆起,称为室上嵴。此嵴将右心室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流入道是右心室的主要部分,室壁内面有许多相互交错的肌性隆起称为肉柱。其中有几个粗大而呈锥状的肉柱,叫乳头肌,一般为前、后、内侧三个。流入道的入口即右房室口,在口的前、后、内侧缘有三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每个瓣膜的底附着于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心骨骼),其尖或称游离缘,借腱索连于相邻的两个乳头肌上。当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压瓣膜而封闭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和腱索的牵拉,使瓣膜不致翻入右心房,防止血液向心房逆流,保证血液的定向流动。如瓣膜、腱索、乳头肌和纤维环等其中任何一个功能失常,都将对血液动力产生严重影响。
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方的突出部分,称为动脉圆锥或称漏斗部,其壁内面光滑无肉柱。流出道的出口即肺动脉口。口的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为肺动脉瓣。瓣的游离缘与血流方向一致,朝向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由于已被压入肺动脉的血液逆流推压瓣膜,使三个瓣膜游离缘合拢而封闭肺动脉口,以防止血液逆流回右心室。
肺动脉干是短而粗的动脉,自右心室的动脉圆锥起始,向左后上方斜升,先在升主动脉根部的前面,继而至其左侧,至主动脉弓的下方,约在第5胸椎高度,分为左、右肺动脉。左肺动脉较短,横行向左,经左主支气管前方至左肺门,分两支进入左肺的上、下叶。右肺动脉较长,横行向右,经主动脉升部和上腔静脉的后方达右肺门,分3支进入右肺上、中、下叶。左、右肺动脉的各分支在肺实质内又反复分支,与支气管的分支伴行,最后达肺泡壁,形成稠密的毛细血管网。肺动脉输送的是含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在肺动脉干分叉处稍左侧与主动脉弓下缘之间有一结缔组织索,称动脉韧带。是胚胎时期动脉导管闭锁后的遗迹。动脉导管在生后不久即闭锁。如长期保留而不闭锁,则称为动脉导管未闭,属先天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