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4年8月22日,生于四川省广安县协兴乡牌坊村,取名邓先圣。 邓小平在雷诺厂的档案卡
1909年,进私塾读书,学名邓希贤。
1910年,入协兴乡初级小学学习。
1915年,入广安县高等小学学习。
1918年,入广安县立中学学习。
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学生群众反帝爱国运动。
1919年秋,考入重庆勤工俭学留法预备学校。
1920年10月,抵达法国,不久入诺曼底区巴耶男子中学学习。[16]
1921年4月,到克鲁梭市施奈德钢铁总厂当轧钢工。月底,辞去工作赴巴黎。7月下旬,中国共产党成立。10月,进香布朗工厂做工,两个星期后被解雇。
1922年2月,进哈金森橡胶厂做工。1922年夏,参加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次年改名为旅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
1923年夏,参加旅欧共青团支部工作,开始了职业革命家的生涯。 邓小平同志在法国勤工俭学时期的留影
1924年,参加旅欧共青团机关刊物《赤光》的编辑工作。7月,当选为旅欧共青团执行委员会书记局委员,同时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1925年春,任中共旅欧支部里昂地区特派员。6月至9月,参与组织旅法华人多次举行的声援国内五卅反帝运动的大规模示威和集会。11月,进雷诺汽车厂做钳工。[19]
1926年1月17日,邓小平第一次踏上了俄罗斯的领土,在中国共产党莫斯科支部代表们的带领下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报到。[3] 在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待了仅仅12天,邓小平就转到了莫斯科中山大学,被分到了第七学习小组。[18]
1927年春,离苏回国,受中共派遣,到冯玉祥的国民联军所属西安中山军事学校工作,任政治处处长、学校中共组织的书记。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后,改名邓小平,8月7日在武汉参加中共中央紧急会议。年底随中央机关迁往上海。
1928~1929年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28年年初,和张锡瑗结婚。[19]
1929年至1930年,邓小平同张云逸、韦拔群等老一辈革命家领导开辟了左右江革命根据地。[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