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山脉也有许多古道,最北边的隆岭古道、龟妈坑古道、草岭古道、石坑古道、北宜古道、跑马古道、桶後越岭道、哈盆越岭道、中岭古道、司马库斯古道等,有许多是泰雅人原住民部落联络之用,如哈盆古道、中岭古道等,其他位于雪山山脉的古道,尚有福巴越岭道、角板山古道、鹿场连越岭道、萨克亚金古道、北坑溪古道等。 共4张 七娘山
雪山山脉位于中央山脉的西北方,整个山脉长约260公里,宽约28公里。
台湾百岳名峰中,属于雪山山脉的有:雪山(3886公尺)、大剑山(3594公尺)、品田山(3524公尺)、大雪山(3530公尺)、佳阳山(3314公尺)等。其中雪山是雪山山脉中第一高峰,也是全台湾第二高峰,仅次于玉山山脉中的玉山(3952公尺)。据统计,雪山山脉中属于台湾百岳名峰的总计有19座,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则有54座。 共3张 七娘山
雪山山脉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从雪山东侧的三六九山庄到主峰之间,山坡、谷地,甚至岩壁中,到处长满了台湾冷杉,被称为台湾冷杉的大本营。
在翠池往大雪山的途中,有成群的玉山圆柏巨木,其高度在25-35米之间,胸径达3-4米,雄伟苍劲,形成壮观的巨木群。大雪山、中雪山、小雪山、鞍马山一带,有大片由扁柏、红桧、峦大杉、肖楠等树木组成的原始森林,建有大雪山林场。 共3张 七娘山
50年代以来,这里成为与阿里山、八仙山、太平山三大林场并列的台湾主要森林开发区之一。 大霸尖山位于新竹、苗栗两县交界的地方,雪山东北约8.5公里处,海拔3490米。顶部裸露砾质砂岩层,尖峰突起达150米。
峰顶四周为悬崖绝壁,风化强烈,其下有厚层砂岩巨块堆积,远望犹如“巨堡”,过去称熬酒桶山、冲天木山,为淡水河上游的大汉溪发源地。其西1公里处有小霸尖山,也有尖峰突起。
雪山山脉的北端的首座山峰系荖兰山,现因灵鹫山无生道场在山旁建寺而闻名,其后经福隆山、隆隆山、湾坑头山、三方向山、莺子岭而抵北宜公路,北宜公路以南,以鸿子山、三角仑、烘炉地山、大礁溪山、阿玉山、红柴山、中岭山、拳头母山、栖兰山、巴博库鲁山而抵北部横贯公路。
其中莺子岭旁的莺子顶山,是第一座超过1000米的山峰,而巴博库鲁山则是首座高于2000米的山峰。巴博库鲁山以南,经唐穗山、东保津寒山、眉有岩山、马恼山、边吉岩山而抵喀拉业山,而喀拉业山是第一座超过3000米的山峰。 喀拉业山以南,进入雪霸国家公园的范围,高山连绵,依次为桃山、池有山、品田山、布秀兰山、素密达山、雪山北峰、雪山、大剑山、佳阳山。
雪山山脉至此为大甲溪截断,一般认为与剑山对望之白姑大山,实系雪山山脉之主脊,(另一说认为雪山西棱─博可尔山、火石山、头鹰山、大雪山、中雪山、小雪山诸峰,才是主脊),白姑大山以南,守城大山俯瞰埔里盆地,而终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