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模式
C模式由两大系统组成:一个是C理论,一个是A体系。C理论就是成中英教授的管理模式,他将儒家、道家、法家、兵家、墨家的核心文化加上《易经》与《禅宗》,所形成的理论框架被学界称之为“C理论。而西方现代文化则是一种下行文化,更加注重其工具性和实用性,国际上习惯把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实用管理文化称之为“A体系”。
管理学家阎雨博士立足国学根脉,萃取百家文化菁华,提炼出具有实践价值的管理哲学,更融合西学体系,导入西方管理工具,使抽象的传统文化模型化、数据化,通过C理论与A体系的结合,既解决了企业管理的理性与高度,又解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量化与实用问题,这就是“C模式”(China way)。 C模式,是中国管理哲学的实践和应用,使中国传统管理文化和哲学得到激活和再造。
通过对C模式的学习和导入,可使企业家及管理学者全面洞悉西方管理优劣,规避盲目西化风险;熟练操作在管理哲学指导下的西方管理工具。
中国管理学倡导的C模式是知识管理与智慧管理,力求管理科学中国化,中国管理世界化。这是一次温和的管理变革!
C模式,C模式是基于C理论的管理的实践(如上图)。
目录:
C模式的意义
C模式效用价值
C模式评价
C模式
就外在意义而言,我们可以说,C代表China way (中国模式)、charter(宪章)、Change(《易经》)、Confucianism(儒家)、Culture(文化)。
相对于美国的A模式,阎博士创建的C模式具有更强大的生命力。因为美国的A模式代表的西方管理模式,已经被证明不再适应于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发展要求。A模式管理理论属于理性主义的管理范畴,而其对理性的盲目崇拜,对物质的迷恋,对定量化和技术手段的依赖,造成了企业管理“灵魂的缺失”。而今在美国及西方流行“绿色管理”,但仍没有摆脱经济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本质。
而C模式整合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西方有益的管理思想与工具,彻底克服了西方管理模式的病症。
C模式认为,管理是一个多元融合,兼容并包的系统,对任何外来的有益的思想、方法、技术、工具来之不拒,进而溶解、吸收、消化,从而成为一体。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不断推陈出新,任何生命体都会老化,新的生命体是对原生命体的继承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