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南通境域按地理变化和历史渊源大致分为北、南两部。南通境内成陆最早的西北部为扬泰岗地外缘,5000多年前就有人类生息繁衍,今发现有青墩遗址(青墩文化)等古文化遗迹,其余大部分区域为近2000年间海中沙洲逐步涨接而成。随着人口的迁入和渔盐、农耕等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各级行政建制。[5] 今南通北部的海安、如皋一带,春秋战国时期历届吴、越、楚等国地域,东晋义熙七年(411),置宁海、如皋等县,属海陵郡,这是北部地区建县之始。今南通南部旧称通海地区。 共7张 南通古城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置临海郡,管辖海陵等29县,今海安地域即为海陵县辖地。东晋安帝年间(397~418),建如皋、宁海、蒲涛、临江等县,属广陵郡。南朝宋泰始七年(471),设海安县,属新平郡(后改属海陵郡)。南通境内最早的县级政权到南朝梁陈年间(502~589)基本裁废。南北朝时期,今南通市区一带逐渐涨沙成洲,称胡逗洲。[5]
唐代,胡逗洲得到开发。唐中期,海安县又在海陵县境内析出单独设置,但仅存在14年(708~722)。唐廷在胡逗洲设盐亭场。玄宗开元十年(722),设置盐官,属扬州海陵县,隶属于淮南道。僖宗乾符二年(875),设狼山镇,归浙江西道节度使、浙西观察使管辖,为防务建置,南通已有狼山镇遏使的职位。[5][301]
五代十国时期,吴国曾在今南通一带设丰乐镇、大安镇、崇明镇及狼山镇。五代时直接统治静海与东洲一带的是姚氏家族。姚彦洪建筑城池官廨,号称静海都镇,统辖狼山、丰乐、大安、崇明四个大镇。后为南唐控制,以东洲镇地西置静海都镇制置院。南唐保大十年(952),在海陵县东乡重建如皋县,属泰州。[5][303] 后周显德三年(956),周军压境,姚氏政权控制东洲、静海约半个世纪的局面结束。显德五年(958)初,周军南下攻克如皋东乡的静海设立静海军,不久升静海军为通州(今南通市),并设静海、海门两县归通州管辖,州治驻静海,属扬州管辖,是乃通州建州之始。[5][3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