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圆室开有三个窗子,在圆厅的八个墩子间和所有空隙都有两层连续券。这些连续券的平面布局有一个特点,即连续券是按照突出到教堂外墙的弧线相配的。这就取得了一种惊人的空间效果,当参观者一进入教堂,立刻就看到突出到圆厅外面的高耸的连续券所形成的广阔空间。从教堂的中心看去,连续券好象是处在墩与外墙之间的又一个支撑圈,从而扩大了室内的视域。墩的造形也加强了空间效果,观众感觉不到墩的体积。墩向外墙部分的宽面被分割成三个部分,向圆厅的窄的一面形成三角形的凹面。因此观众看不到每一面的透视角度。每一角落都进行了装饰,篮状柱头上刻着精细的透孔花纹,极富装饰美,面料为大理石,加上镶嵌画和各种装饰,内部显得极其华贵,给教堂带来了神奇情绪。
所谓拜占庭艺术,是指公元5世纪后东西罗马分裂时产生的以东罗马主要疆域地区为中心的艺术,因它位于东方拜占庭,故有此称。拜占庭艺术具有古代希腊文化的特征,但毕竟受到基督教文化的控制,一切艺术只是基督教的附庸而已。那里实行政教合一,宗教和王权的意识十分强烈,造型艺术既要为宗教服务,也要为王权服务。在拜占庭,皇帝也是当然的教会领袖,他不仅代表全民最高权力,也象征神的意志。在建筑上,罗马灭亡后的建筑风格被拜占庭所袭用,因此早期的拜占庭建筑大量继承了沿用已久的罗马陵墓的圆形或多边形的平面结构形式,如罗马万神殿式的圆穹顶,就被采用在拜占庭的教堂建筑形制中。这一座《圣维塔尔教堂》就是拜占庭建筑早期作品的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