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是世界上许多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方略。由于其实效显著,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各国的小组合作学习在其具体形式和名称上不甚一致。如欧美国家叫“合作学习”,在前苏联叫“合作教育学”。
综合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中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组织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推动力,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目的。 小组合作学习
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过程
我们把全班学生按“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根据性别比例、兴趣倾向、学习水准、交往技能、守纪情况等合理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组6人,按长方形围坐,以便启发引导之后,学生面对面地进行小组讨论。
小组人员分工及分工标准:根据每个人的特长不同进行不同的分工。善于组织活动的学生为组长;善于记录的学生为记录员;善于表达的学生为中心发言人。为了让每一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定期轮换主发言人,每人都有发言的机会,在主发言人表达之后,如有遗漏,中心发言人可以补充。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教师是全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掌控者;是组内研讨的参与者;是小组研讨的引导者。
下面就以语文第八册第十四课《夏夜荷花》一课为例谈谈教学过程。
教师根据大纲的要求以及本单元、本课时的重、难点,学生依据书后课后练习,共同制定每节课的训练目标。在共同确定训练目标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本课的训练目标,使学生对一堂课的训练目标做到心中有数。
例如:《夏夜荷花》的第二课时,同学们根据课后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定出了以下的训练目标:
①抓重点词句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热爱荷花的感情。
②继续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三、四、五自然段。
在定第二项的训练目标时,学生最初制定为“学习合并几层意思归纳段意的方法”这是不符合这节课的训练要求的,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指导说明,修改训练目标。因为《夏夜荷花》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
这种归纳段意的方法对学生来说已不是第一次接触的新知识了,而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进行更深入的学习与巩固。教师在这里进行适当的解释说明,既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又可以了解到本单元训练重点的安排,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这个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