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高压电力输送方式,大多是使用高压架空线路或者高压电缆线路作为传输通道,其各自的优缺点及其适用范围均有定论[1] 。
一种介于架空导线和地下电缆之间的新的高压输电方式—架空电缆已间世。法国、瑞典、芬兰等国根据其森林茂密的国情,在六十年代初率先开始了研究和发展架空电缆,架空电缆已在欧、美、日及东南亚地区广泛应用,韩国及我国台湾省也都大量生产高压架空电缆,采用架空电缆供电。
在城市的老旧电网改造中大都采用了架空电缆。上海已率先使用了1~10kV架空电缆100多公里,广州、北京、沈阳、武汉、大连等各大城市和旅游点也都较多地采用了进口和国产架空电缆,因而各电缆制造厂也都纷纷上马,研究和开发这类新的热门产品。其中哈尔滨电缆厂和山东电缆厂等几家电缆厂,八十年代初从北欧芬兰等国引进了现代化的交联生产设备,己成为我国生产架空电缆的骨干厂家,其部分架空电缆产品已出口到阿联酋及菲律宾等国。
架空电缆并不是将普通的油纸绝缘电缆或是交联绝缘电缆直接挂在架空杆塔上,而是采用类似于交联电缆生产工艺制造的一种专用电缆。
一般的架空电缆都是单芯的,按其结构不同可分为硬铝线结构、硬拉铜线结构、铝合金线结构、钢芯或铝合金芯支撑结构和自承式三芯纹合结构(线芯可为硬铝或硬铜线)等[1] 。
硬铝线结构重量轻,拉力适中,电缆易于弯曲,安装方便,而且工程造价低,可就便安装在现有杆塔上使用,一般改造或新建工程多采用此种。
硬拉铜线结构较重,但拉力大,抵抗外力的作用能力强,甚至杆塔折断时电缆仍可继续通电。铝合金线结构的重量轻,拉力大,主要用于跨距为100m的大跨距杆塔系统中。
钢芯或铝合金芯支撑结构一般用于35kV电压系统,跨距也较大,用方形绝缘件将支撑线(裸线)和三个绝缘相线分开,支撑线可作避雷线用,其最大优点是弧垂小,弧重只为跨距的2.4%左右。
自承式三芯绞合结构用于跨距中等的系统中,这种电缆的缺点是:三芯电缆的制造长度较单芯短,接头较多,且有外半导电屏蔽层,在电缆末端要象普通电缆那样装置终端头或应力锥结构。
1、 供电可靠性高
采用架空电缆可大大降低各类的短路故障(特别是架空裸导线常见的闪络性故障),与架空裸导线相比,故障率要低4-6倍。[2]
国产架空电缆1988年在上海作试运行,试验架空电缆沿淮海路茂密的林荫道穿行,经过上海地区台风季节及夏季高温的考验,运行良好,其供电故障率比原来的架空裸导线大大降低。架空电缆在使用中也不会产生水树,电缆经多年运行后,绝缘品质无明显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