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属闽越国地。
西汉始元二年(前85年),属回浦县地。
东汉章和元年(87年),属章安县地。
东晋宁康二年(374年),属乐成县地。
唐武德七年(623年),属永嘉县地。
唐载初元年(689年),属乐成县地。
梁开平二年(908年),乐成县改乐清县。
宋大观四年(1110年),柳市镇属长安乡地。
明初,柳市属乐清县长安乡八都。
明初至清顺治三年(1646年),镇域均属长安乡八都。
民国元年(1912年),柳市设镇。
民国十七年(1928年),行村里制,柳市镇改为柳市里。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柳市设镇公所。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柳市推行保甲制。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乐清县解放;同年6月,成立柳市镇民主政府,归柳市区管辖。同年8月,废除保甲制,改保为村。
1949年12月,柳市镇民主政府改称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2年11月,柳市镇为乐清县属镇。镇政府设柳市中街雨伞桥头。
1953年,基层开始普选,成立新的柳市镇人民政府。
1954年11月,中共乐清县委决定柳市镇由县直接领导。
1959年1月,大公社下的生产大队改为管理区,柳市镇域改称柳市管理区。10月,柳市恢复镇建制。
1956年春,县委撤销柳市区,实行大乡制,柳市乡设立。1956年7月,湖横、湖头、茗东、茗安、前窑五乡并入柳市镇。
1984年4月,柳市镇公社恢复称柳市镇,归柳市区管辖。镇政府机构驻设文昌巷。
1992年6月,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并入柳市镇。以原柳市镇、湖头镇、湖横乡、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柳市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镇政府驻东风村。[2]
2011年,黄华镇、七里港镇、象阳镇并入柳市镇。[9]
截至2020年,柳市镇辖5个社区、89个行政村。[8]
截至2021年10月,柳市镇辖5个社区、89个行政村:东风社区、长虹社区、后街社区、上园社区、前街社区、后西垟村、前西垟村、翔金垟村、上峰村、象山村、上池村、木山后村、刘宅村、张瞿村、苏吕村、南吕岙村、新民村、西仁宕村、薛宅村、长道坦村、前垟洞村、店后村、隔篱村、前窑村、前州村、上五宅村、湖东村、湖西村、智广村、蟾西村、蟾东村、仙垟村、荷堡村、井虹寺前村、泮垟前横村、泮垟后横村、柳南村、彭桥村、荷盛村、象山东岙村、深河村、汤岙余村、花浃村、里隆村、排岩头村、项浦埭村、马道头村、曹田前村、曹田后村、黄华关村、黄华堡村、黄华村、胡家垟村、岐头一村、岐头二村、岐头三村、岐头四村、华东村、殿后村、凰屿村、浃底村、麻园村、周林村、横带桥村、新桥村、南沙岙村、沙岙桥头村、戴宅村、朝阳东村、龙泾村、柳湖村、里马村、柳江村、新东村、湖横西岙村、沪屿村、华北村、京山村、金山前村、上岩村、南宅村、长林村、金丝河村、金楼村、马道村、七里村、高园村、大兴村、象山桥头村、汤岙朱西村、汤岙朱东村、象北村、霓阳村、象虹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