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guelike本身的理念源自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游戏,包括Adventure (1975)、Dungeon (1975)、DND/Telengard (1976)、 Beneath Apple Manor (1978),并利用了一些PLATO系统(即第一代网络游戏),完成了基础建设。[1] 目的是在电脑上再现“DND”游戏体验,并且严格遵循“DND”游戏规则的单人回合扮演游戏。
这款游戏在当时非常受欢迎,以致后来衍生出了一系列与“Rogue”相类似或者同类型的游戏作品,这些作品被统称为“Roguelike”。
由于Rogue本身的大受欢迎,Roguelike类游戏自此平地崛起,如雨后春笋一般大量出现了很多Roguelike类游戏。随着游戏数量的增加,种类越来越多,Roguelike类游戏也有了许多变化,演化出了很多流派。但通常认为Roguelike类玩家只对两大流派进行了认可。他们分别是Angband(安格班德)和NetHack。
Angband
Angband是Roguelike的一大分支。此类型最早的作品是一款1983年发行的名为Moria的游戏,故事背景的设定是基于J.R.R.托尔金小说(魔戒)中的中土奇幻世界。包含里面复杂的地下迷宫,风土人情,较大程度的保持了小说特色。该游戏并不只是在同一关卡内一路向左或向右,而是玩家从一个地下城关卡离开后,会到达下一个更高或更低的地下城关卡。而游戏的目标就是一路向下,达到最深深度,杀死最底层的最强大的怪物。而随着对Moria的完善,Angband(1990)终于诞生了。它的特点是在Moria的基础上,有了更多的地下城关卡,而角色的属性也更多元化,装备,怪物也比原来更丰富了。而且玩家可以对装备进行买卖,并回到原来的地下城关卡对装备进行深入研究。现在Angband拥有至少50种已知的变化版本存在,并且有无法计数的游戏在借鉴或者模仿它。但是他无聊的地下城关卡模式,和匮乏的没有深层次的故事梗概,导致其热度不能一直延续下来。
NetHack
NetHack是Roguelike的另一大分支。1982年,一款几乎与Rogue同时期的游戏诞生了,他的名字叫做“Hack”。其同样运行于Unix系统,同样以ASCII码为画面元素,但是在Rogue的基础上增加了商店和更多的怪物与魔法。而NetHack可以看做是Hack在精神意义上的续作,开发者并不相同。正像之前所说的,Rogue是基于DND规则的游戏,而NetHack则是基于DND第2版规则;“Net”的意思在这里意为网络协同合作开发,而这个开发到今天依然在延续,网络上仍有一群志愿者在进行除错和添加新特性。由于开发者数量的庞大与持续时间的持久,致使NetHack已经成为了全世界具有最多种发展可能的游戏,这也正是他长盛不衰的秘密。很多暴雪公司的职员也会大量借鉴里面的内容制作游戏,DIABLO完全可以证明此点。[5] 而NetHack不仅年代久远,且流传之广泛也是除了俄罗斯方块没有任何一款游戏可以与之比肩,大部分平台都有这款游戏的衍生作品,其中以手游平台为最。包括NDS、PSP、WINDOWS MOBILE、ANDROID和IPHONE都有其衍生品,所以说它现在依然是玩家消磨零碎时间的最好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