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腋处有潜伏芽和分枝。茎的再生力很强,也能产生新芽和根,可育成新株。叶特别发达,可分为根生叶和茎生叶两种:根生叶数一般60~80片,最多可达200片以上,有长柄;茎生叶有短柄或无柄,向上渐小。叶片卵形、长椭圆形或阔披针形,长40~80厘米,宽10~25厘米,叶面粗糙,叶质肥厚,有刚毛。茎及分枝顶端生蝎尾状聚伞花序,花簇生,无限花序。花冠筒状,上部膨大呈钟形,淡蓝紫色或黄白色。俄罗斯饲料菜主要以无性繁殖,国内环境不结种子。 共5张 俄罗斯饲料菜
俄罗斯饲料菜原产于前苏俄罗斯欧洲部分及高加索、西伯利亚等地。20世纪初,已在美国,非洲丹麦、英国等地进行栽培,后传人澳大利亚和日本,继而从日本传到朝鲜。1964年,由日本和澳大利亚传人我国,1972年又从朝鲜引进。从以上三国引进的都是一个种,但形态和生产性能稍有差异,以从朝鲜引进的表现最好,推广面积最大。1980年,全国推广面积曾达40万亩,栽培面积较大的省、市、自治区有吉林、北京、黑龙江、辽宁、河北、陕西、山西、新疆、青海、宁夏、内蒙古等生长良好,在长江以南只有春季生长,其余时间则枯死。但在“以粮为纲”、的计划经济年代,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面积越来越小,仅有部分地区有所保留。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浪潮的兴起,该草又被人们炒作起来,且均以俄罗斯饲料菜的商品名出现。
俄罗斯饲料菜,是紫草科,聚合草属植物。学名:Syrnprtytum peregrinum Ledeb。又名紫草根(中国农科院)、俄罗斯紫草(日本)、肥羊草(北京植物园)、爱国草(朝鲜)、友谊草(吉林),成墩成簇生长。其叶片宽大肥厚,再生能力强,在广东南部地区全年可随割随长,每年可割5~6茬,每茬每亩可收获鲜草20000~30000公斤。产草量是苜蓿的10倍以上,因此被称为饲草之王。俄罗斯饲料菜中的粗蛋白含量超过其它青饲料,营养丰富,适口性好,可鲜草生喂(切碎拌入其它干料饲喂),也可青贮(在现苔开花时刈割)或干贮,是牛、羊、猪、兔、鸡、鸭、鹅的优质饲草。 俄罗斯饲料菜
一、不限地区。俄菜既耐寒又抗高温。在零下40摄氏度的寒区可露地越冬,在40摄氏度的高温地区不误生长。我国从南到北都适合种植。二、不择土壤。大型养殖场可在农田或荒山进行种植;农家则可利用房前屋后、地头园角等闲散地种植。它喜阳又耐阴,在果园、树林中种植还具有治草、保水及增加肥力的作用。三、管理方便,移植二个月后宽大的叶片已将地表覆盖,杂草无法生长,只需每次刈割后泼些粪尿肥,并保持土地湿润又不涝,即可年年获得高产。四、繁殖力强。俄菜筷子嘴粗的一小根段就是很好的种苗,把粗一点的根段垂直切成几瓣,在切口处很 快便能长出新芽。一株当年繁殖20多株,次年繁殖成700多株,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繁殖力是其他农作物望尘莫及的。五、适口性好。鲜品经切碎后柔软多汁,香味四溢,适口性好,鸡、鸭、鹅、鸵鸟、猪、羊、牛、兔及草鱼都特别爱吃,可生喂,青贮、干贮或制成混合颗粒饲料。六、一劳永逸。多年生植物,一次栽培,可永续利用,与一年一种的青饲料相比是再省事不过了。七、高产冠军 成墩成簇地生长,每年可割4(北方)至8(南方)次,年产量每亩为3至5万公斤,饲料作物之高产冠军非它莫属。八、效益之最。按种植一亩俄菜计算,只需头一年引种等投入数百元的经费,此后每年的再投入已寥寥无几。然而,所产生的效益却是显著的,长远的,它可分别满足7头牛、45头羊、27头猪、110只鹅青饲料之需要。用于喂奶牛,可多产奶8%至12%。按营养价计算,一亩俄菜与种20亩玉米蛋白质含量相等(注:玉米粗蛋白质含量为7.2%)。经济与社会效益远远高于其他农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