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反法西斯》初版由新华书店于1943年发行,1946年2月经读书出版社再版,次年1月推出红皮再版本。初版与再版均采用32开本,封面设计具有时代特色[2] [5] 。1946年6月,评论家劳辛在《文联》发表专文评介该诗集[5] 。
1937年抗战爆发后,艾青投身民族解放运动,1939年2月起进入创作高峰期[2] [6] 。1941年赴延安后,受毛泽东文艺思想指引,其作品更注重为工农兵服务,强化现实主义风格。诗集中既有反映中国军民抗战的作品,也有《哀巴黎》等关注国际反法西斯战场的诗篇[6] 。
诗集以反对法西斯侵略为核心主题,通过阶级分析视角揭露战争本质[6] 。部分作品采用象征手法,将太阳、黎明等意象与民族解放相结合[1] [4] 。《土伦的反抗》等诗篇描写法国抵抗运动,强调人民力量必胜[6] 。创作风格融合抒情与政论,体现艾青中期诗歌特征。
《黎明的通知》:以拟人化手法宣告胜利即将来临,被多次收入各类选集[2]
《哀巴黎》:聚焦1940年法国沦陷事件,谴责法西斯暴行[6]
《赌博》:通过隐喻揭示侵略战争的非正义性[6]
《火把》:描写群众游行场景,后收入《反法西斯》诗集出版[4]
1951年版《艾青选集》、1955年及1979年版《艾青诗选》均收录本诗集部分作品。初版《反法西斯》与《黎明的通知》存在版本关联,两书共用同一书版印刷,仅在封面设计上有差异[2] 。1946年读书出版社再版时调整了扉页布局[5] 。
该诗集被视作中国抗战文学的重要成果,部分诗作被译成多国文字传播[4] 。劳辛在1946年评论中肯定其“用诗歌记录时代苦难的勇气”[5] 。现代文学研究界认为,诗集将国际视野融入民族叙事,拓展了抗战诗歌的题材范围[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