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1月1日,史轶蘩出生于广东省江门市,祖籍江苏省溧阳市(现溧阳市)。 共7张 史轶蘩
1946年,从山东青岛私立圣功女子中学毕业,就读于燕京大学医预系[4] 。
1949年,转入北京协和医学院医疗系学习。
1954年,从北京协和医学院毕业,获得学士学位;之后在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工作,先后担任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及主治医师。
1979年,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教授[2] 。
1981年—1983年,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做访问学者。
1983年—1995年,担任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研究中心主任[4] 。
1985年,晋升为内分泌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88年—2010年,担任卫生部内分泌重点实验室主任。
1996年—2001年,担任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药理中心首届主任[4]
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1] 。
2013年2月13日17时,因病医治无效在京逝世,享年85岁[6] 。
科研综述
史轶蘩于20世纪50—60年代,对嗜铬细胞瘤的术前药物准备,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甲亢危象的早期诊断和抢救及原发甲旁亢的骨软化等多种内分泌临床的疑难问题,提出独到见解,显著提高这些疾病的诊治水平。她领导的激素分泌性垂体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和特发性生长激素缺乏症的临床研究分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男性内分泌性性功能减退症的临床研究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1] 。
学术论著
根据2021年10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史轶蘩先后发表论文约180余篇[1] 。
学术交流
史轶蘩致力于推动中国内分泌学科的国际化,创立了每两年一届的全球华人内分泌学者参加的“国际华夏内分泌会议”[5] 。
科研成果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