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31日,四川大学体育学院共同组建成立川渝高校体育产业联盟。[3]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成立自2003年,由原来的三校的教研室合并发展为体育教研部,并于2003年拓展为体育学院。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型学院,学校尚未设置体育本科专业,但早在1996年就充分利用了四川大学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全国综合性大学中率先申报获得了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授权点,现已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拥有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四个二级学科的硕士授权点。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
学院有专任教师78名,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专业结构、职称结构、性别结构等相对合理。现有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名;建国五十周年“两部一委”颁发的《体育与卫生先进个人》奖章获得者2名;教育部“宝钢”教育基金会颁发的《优秀教育工作者》获得者2名;教授6名,副教授38名;际级裁判员1名,国家级裁判员5名,国家级健身指导员5名,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名。此外,尚外聘了国内外知名学者、专家、教授8名为兼职教授。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
学院目前承担着全校三万八千多名本科生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任务。学院所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全部为本科生授课,且每周课时不少于20学时。我院常年开设体育必修选项课12门,平均每学期至少开设全校性的文化素质选修课6门。且主编和参编了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通用教材两部,四川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通用教材1部。自编了各单项运动的体育课程教学大纲12本,文化素质选修课程大纲1本,分项大纲12本。
学院下设的四川大学体育科学研究所自1997年正式招生至今,已先后成功培养出9届共60名硕士研究生,其中继续攻读博士学位者11名,占毕业生总数近20%。其余的49名毕业生全部在国家重点或一般高等院校工作,就业率达100%。
学院下设体育科学研究所、体育与健康系、社会体育系、竞技体育系、行政办室、场地管理中心、工会等机构。体育科学研究所现有体育教育训练学、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三个体育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主要进行体育高层次人才培养和体育科学研究;体育与健康系主要负责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公共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组织;社会体育系主要负责学院体育专业本科生的教育工作,为社会培养德才兼备的应用人才;竞技体育系主要负责体育预科教育和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四川大学体育学院拥有一流的体育教育与娱乐资源。学校现有多功能体育馆2座,标准田径场4座,天然和人工足球场9片,篮球场50余片,排球场20余片,游泳池3座,以及风雨操场、网球场、羽毛球场等设施和设备。学院现有教职工103人,专职教师80人。教师平均年龄39.4岁。硕士研究生导师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内学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教授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3.75%),副教授43人(占教师总人数的53.75%),讲师2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26.25%),助教16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6.25%)。专业技术称号上,国际级裁判1人,国家级裁判5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1人,国家级健身指导员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