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湿度观测
随着农业发展对科技需求的日益增多,气象决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重大作用,尤其是土壤旱涝决策服务,其及时性、准确性是十分重要的,能够适时了解土壤中水分的含量,实时掌握各个地区土壤湿度的第一手资料,就能够及时分析土壤旱涝状况及对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程度。土壤快速测墒仪是一种方便、快捷的仪器,能够快速测定土壤含水量,通过计算得到土壤相对湿度,而土壤相对湿度恰好反映了农田的土壤旱涝状况。将土壤快速测墒仪用于气象决策服务中能够快速获得农田土壤旱涝状况,从而为当地政府部门决策和指导农业生产提供快速、及时、科学的方案和准备。
①重量法。取土样烘干,称量其干土重和含水重加以计算。
②电阻法。使用电阻式土壤湿度测定仪测定。根据土壤溶液的电导性与土壤水分含量的关系测定土壤湿度。
③负压计法。使用负压计测定。当未饱和土壤吸水力与器内的负压力平衡时,压力表所示的负压力即为土壤吸水力,再据以求算土壤含水量。
④中子法。使用中子探测器加以测定。中子源放出的快中子在土壤中的慢化能力与土壤含水量有关,借助事先标定,便可求出土壤含水量。
⑤遥感法。通过对低空或卫星红外遥感图象的判读,确定较大范围内地表的土壤湿度。
我国南部持续了20多天的50年一遇的暴风雪虽然已经过去,但留给我们的思考却很多。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特别是对极端天气的预测能力亟待加强,而这需要对地观测能力的提高。
近日,欧空局(ESA)提出了土壤湿度与海水盐度(SMOS)对地观测计划。该计划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全球土壤湿度(SM)与海洋表层盐度(SSS)的分布图,以期在天气预报、气候监测及极端气候预报中取得明显进展。据悉,地球表面、大气层边界的水分和能量流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土壤湿度,通过对其及植物水分含量的了解可以建立水文动态模型,进而获得对气候的进一步理解。而海水盐度是描述海洋循环的重要因子,与其它海洋因子不同的是,还没有可能从空中对其进行测量。遥感卫星传感器有望提供50~100km精度持续的全球海洋表层盐度分布,至少能解决季节—季度尺度上的盐度变化。法国空间研究中心(CNES)和西班牙工业技术发展中心(CDTI)也参加了该计划。其中CNES负责提供SMOS平台与卫星运营,而CDTI为有效负载舱和数据处理设施提供资金。ESA负责计划的总体管理和有效负载舱的获取。发射计划预计将于2009年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