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迁太子中舍人。性亮直忠烈,屡谏愍怀太子,言辞恳切,太子患之。后置针着锡常所坐处毡中,刺之流血。(唐·房玄龄等《晋书·杜锡传》)[1]

后人据此概括出成语“如坐针毡”。[1]

杜锡是西晋名将杜预的儿子,他学识渊博,年纪轻轻就享有盛名。后来,他被晋惠帝指派为太子舍人,陪伴在愍怀太子身边。[2]

愍怀太子生性散漫,终日玩乐,不思上进,耿直的杜锡总是苦苦劝谏太子,言辞十分诚恳。但太子非但不听,反而对杜锡心怀怨恨,觉得他总是针对自己。一天,太子为了整他,竞然在杜锡常坐的毡子里插了几根针。杜锡没注意,坐下时屁股被针扎出了血。第二天,太子故意问杜锡:“昨天,你怎么了?”杜锡难以开口,只好说:“我昨天喝醉了,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太子因此责备他说:“你平时总喜欢说别人,怎么自己还会做错事吗?”[2]

后来,太子终于因为在宫中胡闹惹怒了贾皇后。贾皇后买通官员诬陷太子谋反,太子被废后不久,又被人陷害而死,死时年仅23岁。[2]

杜锡能坐在针垫上面奉然自若,因为他深知君臣之间的关系,君让臣死,臣不得不死。忠君是他的本分和原则,相比之下,太子司马通就有点小肚鸡肠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这是人们都知道的道理,但是要真的做到“从善如流”还是很难的,因为人们都爱听恭维或赞美的话,不喜欢批评意见。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定要注意这一点。[3]

成文用法

“如坐针毡”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定语,常和“度日如年”连用;多用来形容心情不安定。[4]

运用示例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王子服等四人面面相觑,如坐针毡。”[4]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卷一:“却说三巧儿自丈夫出堂之后,如坐针毡,一闻得退衙,便迎住问个消息。”[1]

清·李伯元《南亭笔记》:“长洲县如坐针毡,恨酒保入骨髓。”[4]

现代作家姚雪垠《李自成》:“从东郊传过来隆隆炮声,声声震憾着卢象升的心,使他如坐针毡。”[4]

如坐针毡—坐立不安—芒刺在背

“坐立不安”的意思是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形容心情紧张,情绪不安。“芒刺在背”的意思是如同有芒刺扎在背上,形容内心惶恐,寝食不安。[4]

“如坐针毡”和“坐立不安”都形容心神不宁,但“如坐针毡”含有比喻色彩,比“坐立不安”更生动。[4]

“如坐针毡”与“芒刺在背”两者都有心神不得安宁的意思,但有区别:一是含意上有区别。“如坐针毡”偏重于坐不住,“芒刺在背”偏重于不自在;“如坐针毡"偏重于内心紧张,“芒刺在背”偏重于内心惶恐。二是用法不同。“芒刺在背” 常可充当“像”“若“如”一类动词的宾语,“如坐针毡”因为含有语素“如”,就没有这样的用法。[4]

相关查询: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4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593秒 内存2.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