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孔子诞辰2557年纪念日前夕,在众多艺术家、学者等人的争议声中,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到底长什么模样?相信今世之人谁也说不清楚。
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中国人传播普及的是孔子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于孔子长的什么样,对树立孔子的形象已无关紧要,孔子已经成了一个文化符号,这个符号就是他的形象。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赞成把中国这位至圣先贤的长相标准化,有学者甚至将这一行为称为“文化暴力”。
2006年9月23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在孔子故里山东曲阜向全球正式发布了孔子标准像定稿。由于发布标准像初稿引发的争议,这次发布格外引人注目。而同一天,首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国际孔子教育奖”奖章首次使用了孔子的这一标准像。 孔子像
据中国孔子基金会秘书长张树骅介绍,标准像是在尊重历史依据,尊重约定俗成形象,以唐代吴道子所绘的行教像为基础,最大限度地吸收历代孔子像作品中的优秀元素设计而成,力求形神统一。
从2006年1月起,中国孔子基金会发起制定孔子标准像,在广泛征集绘画和雕塑作品的基础上,组织儒家专家、历史学家、雕塑绘画艺术家及孔氏后裔等人士,对孔子标准像雕塑方案进行设计。
2006年6月,标准像的征集意见稿向海内外发布。作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在每个人心目中,有不同的样貌。 孔子像
针对一些学者怀疑有商业炒作行为,张树骅2006年9月23日对新华社记者说:我们没有商业目的,就是想制定一个统一的孔子像,以利于孔子文化的对外传播。
简介 中国孔子基金会副秘书长王大千说,之所以要推出这样一个定制征集活动,主要是考虑目前在国内有众多版本的孔子像,其中有的还神化或丑化了孔子。他介绍说,在山东曲阜销售的旅游纪念品中,各种不同版本的孔子形象就达十几种。
丑版孔子 丑版孔夫子长得很丑,有所谓“七漏”之说,就是唇露齿、眼露睛、鼻露孔等七种异相,综合起来,基本上类似于巴西队的罗纳尔迪尼奥,并且还是鸡胸驼背。孔子的75世孙——孔祥林(孔子专家)对孔子的“旧貌”非常不满,认为是对先人的污辱。 孔子像
吴道子版孔子 唐代吴道子的孔子像样本:在形象上,服饰、姿势以孔子行教图为依据;年龄60岁至70岁之间,面部表情“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