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孙中山先生最重要的著作之一,包括他设想的革命之后,启发与唤醒民众,开创未来社会建设新局面的几个重要方面:心理建设、实业计划和民权初步。三个部分一起构成了一幅完整的国家建设的蓝图,是孙中山政治思想和建国思想的集大成之作。其中设想的建设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的实践路线,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据着不可磨灭的地位。[1] 建国方略
1917至1919年,孙中山倾其毕生学力著《建国方略》,系统地抒发自己的建国宏愿和构想。《建国方略》由《民权初步》、《孙文学说》和《实业计划》三篇构成。《民权初步》原名《会议通则》,出版于1917年,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三:社会建设》,教育国民怎样去行使民权;《实业计划》是用英文写成的,原名“中国国际发展(the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of China)”,发表于1919年6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二:物质建设》,是“国家经济之大政策”;《孙文学说》于1919年春夏间出版,后编为《建国方略之一:心理建设》,阐述心理建设的任务。
全书主要由《孙文学说》、《实业计划》、《民权初步》三部分组成,并特别收录了《建国大纲》、《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总理遗嘱》这三篇民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历史文献。 《孙文学说》从心理建设角度论述“知难行易”的哲学思想。《实业计划》是一份全面快速进行经济建设的宏伟纲领,提出了发展中国经济的远景规划,其中包括建设铁路十万多公里,建设华北、华中、华南三大世界级港口等项目。第一次把经济建设放到首位,第一次提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的经济战略思想。《民权初步》是《建国方略》的社会建设,是一部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论著,叙述了政府的组织、运作和普通大众在社会生活中应把握的具体民主原则、程序和方法,反映了孙中山倡导的民主政治思想。 孙中山
本书为《中学图书馆文库》之一。
建国方略之一
孙文学说——行易知难(心理建设)
自序
第一章 以饮食为证
第二章 以用钱为证
第三章 以作文为证
第四章 以七事为证
第五章 知行总论
第六章 能知必能行
第七章 不知亦能行
第八章 有志竟成
建国方略之二
实业计划(物质建设)
纽约英文版自序
中文版序
篇首
第一计划
第二计划
第三计划
第四计划
第五计划
第六计划
建国方略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