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石器时代,椒江就有古人类居住,在山麓带从事原始渔猎生活。
先秦时期,统称"越"地,属闽中郡。
汉初,为闽越地。惠帝三年(前192年),立摇为东海王,属东海地。
汉建元三年(前138年),属会稽郡,隶扬州。建元六年(前141年),为东越地。
汉元封元年(前110年),改属会稽郡鄞县,置回浦乡。
汉始元二年(前85年),置回浦县,治设章安。属会稽郡,隶扬州。
东汉建武年间(25年~56年),改名为章安县。其辖区相当于今温州四县、台州四县及处州、松阳等地。
三国吴太平二年(257年),分会稽郡东部置临海郡,郡治章安。隶扬州。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临海郡,置临海县。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县治迁往大固山,章安地入临海县。
隋开皇十一年(591年),县裁,归属临海县。海门、葭沚宋始属临海县明化乡。
唐武德八年(625年),章安县并入临海,此后章安不再设县,但仍为沿海重要港埠。[18]
北宋为明化乡青令里、智信里,南宋为明化乡孝逊里、钦田里。
元朝,改乡、里为都、图,海门、葭沚约为三十八至四十都。
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筑城设卫,以御倭寇,始称海门卫。
清顺治十一年(1654年),移定海镇驻海门(十三年改台州镇,康熙二年改设水师右路总兵官,八年改为黄岩协,九年改镇守宁台总兵官,十五年改水师提督,十九年复改海门镇总兵官,后镇移黄岩,称黄岩镇),在此前后,设临海县丞衙门于海门。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廷颁布禁海令,沿海居民内迁,海门设台寨驻兵,仅留少数居民。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开海禁,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