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将近两百个国家或地区中,成功岭大专集训,在1999年二月四日这一梯次学生结训后,旋即拉下铁门。四十年来,曾有一百三十余万名的青年在这里接受军事洗礼,留下了他们的汗水、泪水以及无数的欢笑.
“国旗在飞扬,声威浩壮,我们在成功岭上,铁的纪律使我们锻炼成钢,爱的教育给我们心灵滋养,惊奇、震撼、紧张,替生命开矿,团结、合作、创造、让智慧发光. 成功岭
1971年代,还是“行政院长”的“前总统”蒋经国先生巡视成功岭,看来颇满意眼前体魄强健的大学生。曾几何时,眼镜成了新兵的必要装备?(成功岭训练中心提供)
介寿广场上,四四方方的学生队伍,像一块块切好的豆腐干铺展开来,横看、纵看、前看、后看都是整整齐齐。学生的动作整齐划一,立正、稍息的姿势也比初报到时俐落多了。从授枪、宣誓、军人读训,到唱“成功岭之歌”、喊口号,处处充满阳刚之气,置身其中,全身血脉为之贲张。
这是元月十八日大专集训班开训典礼雄壮、威武的一幕,这也是成功岭最后一梯次的大专集训。
对台湾人民而言,“成功岭”三个字,几乎人人耳熟能详。尤其是大专青年男生们,更是充满了好奇与向往。去时的畏惧、离别时的难舍,成了人生中最值得回忆的一段时光。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成功岭,它除了教导我们战斗的技能外,更唤起原本就该有的坚强意志,以及强壮我们的体魄,”连同自己和陪学生、总共上过三次成功岭的“台大”政治系教授卢瑞钟说。成功岭的军事训练,是莘莘学子对自我的一种挑战和考验。
从“毋忘在莒”到“成功岭”,一代又一代的大专男生在严格的军训生活中淬炼成长,写下人生难忘的乐章。
父子两代前后去成功岭受训的例子不少。作家小野二十多年前考取师大生物系时曾到成功岭受训,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到成功岭接受严格的军事训练,对他的身体及做人方面有很大的帮助,是人生难得的一次机会。
每一个时代,都有一个特色,“成功岭大专集训班”就是历史前进中自然形成的面貌,它含有时代的要求和使命。
1958年7月,正值“八二三炮战”前夕,台海对峙情势升高,教育部为贯彻先总统蒋公一向对青年“文武合一”的期许,特会同国防部、救国团、省政府等有关单位,研拟订定“大专学生暑期集训”办法,分由陆军各训练中心施训。
办法中规定,大专学生在毕业前一年的暑假均应参加为期十二周的暑训,以完成预备军官训练的入伍教育。大专集训经期末测验成绩及格者,俟其毕业接受预备军官训练时,即不再接受入伍教育。可以说,初期,大专集训是预官的养成教育。值得一提的是,大专集训有一项严格规定:在校军训不及格者,应于暑训前补考,补考后仍不及格,不得参加暑训,也丧失预官的权利。
成功岭的团体生活对许多学生来说可是第一遭,有劳班主任教导如何标示自己的衣物。不过早年受训的人一看照片就说:以前都穿宽大的平口布内裤.
由于受训场地分散,不易集合,再加上大专生日渐增加,1964年12月16日,“国防部”在台中县设立”陆军后备兵训练指挥部“,1989年更名为“成功岭训练中心指挥部”。原本一年一次的暑训,不够容纳逐年增加的大专生,最后增加为三次(寒训一次,暑训二次)。受训时间则从原来的十二周缩短为八周,1972年又改为六周,1993年五周,1996年四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