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距今7000—5000年前,淮夷人就在扬州一带劳动生息,并有了水稻栽种。
今扬州市区西北部一带称邗。
吴夫差十年(前486年),吴灭邗,筑邗城,开邗沟,连接长江、淮河。越灭吴,地属越;楚灭越,地归楚。
楚怀王十年(前319年),楚在邗城旧址上建城,名广陵。
秦统一六国后,设广陵县,属九江郡。
今扬州称广陵、江都,长期是诸侯王的封地。吴王刘濞“即山铸钱、煮海为盐”,开盐河(通扬运河前身),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将江都王刘建的女儿刘细君嫁到乌孙国,比王昭君和亲匈奴早80多年。
东汉末年,张婴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广陵一带转战10多年后,被广陵太守张纲劝降。但不久,许多曾参与起义的农民又响应并参加了黄巾起义。
魏吴之间战争不断,广陵为江淮一带的军事重地。
广陵屡经战乱,南朝宋孝武帝“秋七月己巳,克广陵城,斩诞。悉诛城内男丁,以女口为军赏”,数次变为“芜城”。但由于劳动人民数百年的辛勤开发,经济地位在恢复中不断提高。山东青州、兖州一带的移民南迁广陵一带,促进了扬州的经济发展。北周改广陵为吴州。
开皇九年(589年),隋灭陈,建立统一的隋政权,改吴州为扬州,置总管府。至此,完成历史上的扬州和如今的扬州在名称、区划、地理位置上的基本统一。“扬州”之名从此沿用至今。
隋炀帝时,开大运河连接黄河、淮河、长江,扬州成为水运枢纽。大运河不仅便利交通、灌溉,而且对促进黄河、淮河、长江三大流域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交流起到重要作用,奠定了唐代扬州空前繁荣的基础。
大业初,改州为郡,扬州随之改为江都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