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appear without a trace;no news have been received for a long time] 毫无消息[1]
宋·黄孝迈《咏水仙》词:“惊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1] [4]
元 无名氏 《桃花女》楔子:“自春初收拾些资本,着孩儿贩南商做买卖去,至今杳无音信。”[2]
明 施耐庵 《水浒传》四四回:“小可特为公孙胜先生回蓟州去杳无音信,今奉晁、宋二公将令,差遣来蓟州探听消息,寻取公孙胜还债。”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孔明一去东吴,杳无音信。
明 王玉峰 《焚香记·构祸》:“奴家只为儿夫杳无音信,辗转思量,心情恍惚,神魂飘荡。”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九二回:“就是 甄 家,从前一样功勋……一会儿抄了原籍的家财,至今杳无音信。”[3]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八回:“又过了几天,数了数日子,电报打去已经二十天了,依旧杳无音信。”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回:后来又等了一个月,还是杳无音信。他一定要走,婆婆劝不住,只好让他动身。因为没有人伴送,他婆婆把自己的内侄周大权找来伴送。
欧阳山《三家巷》一五五:“在很早很早以前,我也把自己的心思向周炳提过,可提是提,一点下文也没有,真正是杳无音信。”[1]
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指没有一点儿音信[1]
【近义词】
不知所踪 杳无消息
【同义词】
音信全无 沓无音信[1]
【反义词】
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