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河镇境域原为柴河屯,属佛塔密村。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设柴河区,属五林县。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9月,划归海林县。
1956年3月,划归林口县。
1960年,析置柴河镇公社,划归林口县。
1962年11月,划归海林县。
1980年6月,改柴河镇。[1]
截至2011年末,柴河镇辖光明、友谊、江滨3个居民委员会,长石、柴河、群力、佛塔、东风、临江、头道、北站、黑牛背、阳光10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4个居民小组,62个村民小组。有30个自然屯。[1]
截至2021年10月31日,柴河镇辖3个社区、10个行政村:友谊社区、光明社区、江滨社区、长石村、柴河村、佛塔密村、东风村、临江村、头道河子村、北站村、群力村、黑牛背村、阳光村;另辖1个村级单位:柴河国营林场生活区;[3] 镇人民政府驻新政街1号。[1]
柴河镇地处海林市东部、张广才岭山脉东麓与锅盔山西麓地带,东与牡丹江市五林镇、林口县朱家镇相邻,南与牡丹江市桦林镇毗邻,西与横道镇接壤,北与二道河子镇交界,镇人民政府距海林市人民政府47千米,[1] 行政区域面积801平方千米。[2]
柴河镇
柴河镇地处张广才岭山脉与锅盔山西麓的浅山区和丘陵地带,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低山区及丘陵区为主,沿莲花湖岸边局部有零星冲积平原。主要山脉有张广才岭,境内最高点西大坡位于北站村,海拔684米,最低点位于莲花湖岸边,海拔222米。[1]
柴河镇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气候变化分明。[1]
柴河镇境内河道属牡丹江水系。有莲花湖(牡丹江的)一段。境内最大的河流为头道河,发源于横道河子境内的海林林业局大石沟林场,西东流向,流经境内3个村,最终注入莲花湖(牡丹江),河道全长62.7千米,境内流域面积756平方千米。[1]
柴河镇地处低山丘陵区,区域性小气候变化明显,时有霜冻、干旱、洪涝、冰雹、虫害等自然灾害发生。洪涝灾害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78月,最严重的一次发生在1991年7月29日牡丹江流域,有9个村屯被淹。农作物受灾面积达1万多公顷,受灾人口1万多人,倒塌房屋300余间,直接经济损失达9千多万元。[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