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厅成立于1887年(明治20年)1月1日设立的中央气象台(日语:中央気象台,平假名:ちゅうおうきしょうだい) 。
1956年(昭和31年)7月1日,根据《气象业务法》(日语:気象业务法,平假名:きしょうぎょうむほう)成立了气象厅。
日本气象厅在札幌,仙台,东京,大阪,福冈设置管区气象台,那霸设置冲绳气象台,进行着广泛的气象,地震,海洋等的观测,监视,预报,警报和信息提供等。各道府县设置地方气象台,进行道府县单位以下详细的信息发表,提供,解说。[1]
日本气象厅的使命
气象业务包括观察、观测气象、气候、海洋、地震、海啸、火山等自然现象、获取、收集观测数据、收集超级计算机等各种系统的解析、预测、提供情报,以及利用这些系统进行气象业务。所需的调查、研究等业务。[1]
气象观测,有气压,气温,湿度,风向,风速,雨量,积雪的深度,降雪的深度,日照时间,整个天空日照量,云,能见度,大气现象,地震,火山及海啸灾害等监测工作等。大部分根据地域气象观测系统“AMeDAS”的测量机器能进行自动观测。譬如雨量在全国约1300处被自动观测,雨量之外又加自动进行风向、风速,气温,日照时间的观测。日本气象厅同时也负责给予在国际换日线以西的西北太平洋及南海上生成的热带气旋国际编号及命名。
2007年10月1日起,日本气象厅向普通市民提供“紧急地震速报”服务,国土交通相冬柴铁三出席了在位于东京大手町的气象厅内举行的开通仪式。今后气象厅将在观测到地震初期微震后,确定地震的大小、范围,在剧烈震动发生前发布预测震度,并将信息通过电视台,电台以及手机短信告知大家。[2] 共4张 日本气象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