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1年,法国博物学家弗朗索瓦-路易斯·拉波尔特(François-Louis Laporte 卡斯泰尔诺伯爵) 首次将黄金猛鱼(Hydrocynus vittatus)正式描述为"Hydrocyon vittatus",其模式产地为博茨瓦纳的恩加米湖。 《世界鱼类》第5版将"狗脂鲤属"(Hydrocynus)属归入“非洲脂鲤科”(Alestidae),隶属于“脂鲤目”(Characiformes)、Characoidei亚目。一些权威机构将狗脂鲤属归入“鲑脂鲤亚科”(Alestinae),但《世界鱼类》第5版并未承认非洲脂鲤科中的亚科。[4][5]
黄金猛鱼平均体长133厘米,体重50千克。最大型的种类成鱼体长可超过1.5米。水族箱里猛鱼可能只能长到这个长度的1/3强。水族常见的成体尺寸多在60厘米上下,进口的幼鱼一般都是20厘米以下的幼体。[1] 共9张 黄金猛鱼
黄金猛鱼的特点是身上有横条纹,尾巴得分叉比较细长些,会有明显但很小的托尾生成。黄金猛的外观极具观赏价值,当它长到一定大小是,金黄色的体色再配上鲜红的尾巴,加上身上那一条条黑色的黄纹,无论从颜色和构造上都很符合观赏的要求。有人把猛鱼一族叫做“非洲老虎鱼”,这就是由黄金猛鱼的外貌而得来的。[6]
猛鱼的嘴巨大,牙齿已经进化到了加拉辛的极至,每一颗牙齿都象一把锋利的钢刀,每两颗相邻的牙齿之间都有空隙,用来容纳相对的颚部的牙齿,整副牙齿啮合紧密,而且全部暴露在外面,就算猛鱼大嘴紧闭的时候每颗牙齿都可以一览无余,再配合其颚部之超级发达的肌肉,使之成为一部超级杀鱼机器。[1][6][7]
比起黄金河虎等其他加拉辛的大脑袋和小三角尾巴,猛鱼的形状更为漂亮,流线形的体型、如同弯月一般的大钩形尾鳍加上满嘴钢牙,使其可以用超快速度游动追击猎物。其独特的姿态与强壮的体魄也让其成为众多垂钓者挑战的目标。猛鱼体表一般为银色、灰色或者白色,鳞片闪耀着金色的金属光泽,因其体型巨大,故其也俗称巨虎鱼(Giant tigerfish)。[6]
黄金猛鱼生活在中非和北非的开阔河流和瀑布下流,是当地河流中的终极掠食者。生存在pH值6.5-7.5;温度23°C-26°C的水域中。是一种中层水域洄游物种。它喜欢温暖、氧气充足的水,主要是较大的河流和湖泊。除了最大的以外,其他的都形成游动的类似大小的鱼群;被恰当地描述为凶猛和贪婪。[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