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灭亡后,刘邦被项羽封为汉王,定都南郑,据有巴、蜀、汉中之地,便以“汉”为国号,击灭项羽并称帝后依然沿袭。[170] 根据五德终始的学说,西汉建国时,“汉当水德之时,上黑如故”[212] 。到了“太初改制”[213] 时期,“遂顺黄德”[213] 。后来,王莽篡汉时期的“赤帝行玺某传予黄帝金策书”[214] 和赤伏符,又将汉朝改为了火德,故别称“炎汉”或“炎刘”。[171]
汉高帝刘邦建立西汉,定都长安,又称前汉;[5] 后世史学家不承认新莽和玄汉合法性,所以一般将其合并到汉朝历史里。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定都洛阳,又称后汉[6] 、中汉(相对蜀汉而言)[7] [8] ;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即为汉朝。三国时期,汉宗室刘备建立的政权仍以汉为国号,史称蜀汉、季汉、西蜀。[9] 共2张 两汉帝系表
(图册参考资料[183] )
主词条:秦末农民起义、楚汉之争
刘邦是沛丰邑中阳里人,平时不参加农业劳动。早年到外黄县跟随张耳。喜欢劫富济贫。到青年时代,秦始皇已统一中国,他当上了秦朝的泗水亭长,并与郡县小吏关系非常密切。刘邦在生活上有失检点,但他为人仗义,胸怀大志,待人宽厚,能孚众望。[10] [11] [211]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末农民起义爆发,刘邦亦于沛县起兵响应,称沛公。后加入项梁、项羽叔侄的反秦义军。秦二世二年(前208年)十月,楚怀王迁都彭城,封刘邦为武安侯,任砀郡长。秦二世三年(前207年),刘邦从彭城(今江苏徐州)率部出发攻入咸阳,秦王子婴降,秦亡。[11] 开创四百年汉朝的汉高祖刘邦(明人绘)
汉元年(前206年),刘邦进入咸阳后。废除秦苛法,与民“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深得民心。楚怀王曾与诸侯约定,先入咸阳者为关中王。项羽听说刘邦已先行入关后,率四十万诸侯联军进入函谷关,进驻鸿门(今陕西临潼东),准备攻打刘邦。由于力量对比悬殊,刘邦亲往项羽驻地谢罪,后在樊哙等人护卫下,从鸿门宴上机智脱险。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定都彭城,主持分封了十八诸侯,其中刘邦被封为汉王,领巴、蜀、汉中。由于分封不均,引起普遍不满。齐国贵族田荣率先起兵反楚,天下再度出现诸侯混战局面。[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