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唐代初年宰相加衔。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但不轻易授人,常用其他官员另加官衔为宰相,参知政事就是加衔之一。唐中叶以后不再使用。宋初沿袭唐制,以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

宋初并无参知政事一职。宋太祖代周自立,以范质为昭文相、王溥为史馆相、魏仁浦为集贤相,三相并设,而不设副宰相。上述三人皆后周旧臣,太祖对他们自然有防范心理。同年又以心腹赵普为枢密副使,二年后迁枢密使,朝廷大政实际上操纵在太祖和赵普等人手中。

由于中书事务繁剧,北宋初期更面临着平定内乱、统一全国、抵御外族入侵等繁重的军政要务之处理。赵普以独相主持中书工作,分身乏术,当然难以应付头绪纷繁的军政事务。于是,太祖就试图为赵普设置副手,协助其处理日常政务。参知政事的最初设立,完全是为了协助宰相赵普的工作,地位较低,不具有与宰相分庭抗礼的任何迹象,在赵普独相期间,这种状况一直没有改变。

乾德二年(964年)设参知政事(简称参政)为副相。开宝六年(973年),参知政事始得与宰相于政事堂同议政事,职权、礼遇大致等于宰相。宰相出缺时,代行宰相职务,至此至宋仁宗、宋神宗时期,参知政事的职权和礼遇达到巅峰, 甚至在很多特殊时期,是名副其实的宰相。

随着宰相名称和宰辅机构的反复改变,参知政事的官称也有数次变化。神宗改制后,废参知政事,以门下侍郎、中书侍郎、尚书左丞、尚书右丞为副宰相,代其任。建炎三年(1129年)又改门下侍郎、中书侍郎为参知政事,废尚书左、右丞,直至宋亡。南宋参知政事常兼同知(或签书)枢密院事等,或由知枢密院事等兼(权)参知政事。参知政事和门下、中书侍郎,尚书左、右丞,以及枢密使、副使、知枢密院事、签书枢密院事等,通称执政,与宰相合称宰执[1] 。

与两宋宰相名称相比,参知政事的改称只有一次。即从元丰五年(1082年)至建炎三年(1129年)之间的改称,共47年。在两宋将近320年的历史中,是十分短暂的一瞬。与参知政事一样,他们仍然被简称为“执政”。

刚刚查询:参知政事 半翅目 象山影视城 修姓 超级8 八方支援 无铅黄铜 6903维奥娜 杰克索恩 孙绍晖 一九八四年 小香米 孟宪民太极拳教程 导火线第四季 Germaine 广告业 大西洋扇贝 可控核聚变 国防后备力量 气象多普勒雷达 华为IDEOS X5 番茄猪肝玉米汤 乌岽单从 开始为你而活 麦时炜 典当业 tvibe 检波器 最后一次的承诺 双鸭山 法西斯主义群众心理学 追梦敢不敢 Terrorists 深圳市半导体行业协会 乐观主义 �½��� 如此说来 陈胜墓 马达加斯加岛 北洼小区 弘历大财神 夏明霹 差别待遇 萨尔瓦多 爱就做出来 橘子园 ��¶�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发愤图强 唢呐 成功大师的100堂财富课 食用猪皮 梁守槃 扬州市 红冶小区 伏尔加河 反空降 塑胶袋 吴友平 至上励合操 星系天文学 狭叶凤尾藓 Hyphomycetes 正因为这样 丝瓜炒紫甘蓝 圆内接正五边形 Yachanin 桂峰山 钢结构用高强度垫圈 penfound 陕北抒怀 不科学 竹板 绵阳市 快速行走运动 教育委员会 2011年司法考试最新增补法律法规及重点法条解读 白金之星 ڶĻ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消耗时间:0.017秒 内存2.49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