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后期,在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产业革命推动下,欧美各国相继出现了专门生产枪炮的近代兵工厂,逐步形成军火生产的垄断组织。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各主要参战国的军事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15~25%,第二次世界大战时上升到35~60%。战后40年来,超级大国为称霸世界,军备竞赛越演越烈,武器生产有增无已。他们在扩充军事实力的同时,还以武器这种特殊商品作为国际贸易的竞争手段,赚取了大量超额利润。
现代常规兵器包括坦克、装甲战斗车辆、枪械、火炮、火箭、战术导弹、弹药、爆破器材和工程器材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兵器工业分成坦克、枪械、火炮、弹药、火药与炸药和战术导弹等行业。
兵器工业是战争的产物,是国防工业中最早出现的一个门类。一个比较完善的兵器工业体系是国家国防实力的重要标志,也是综合国力的体现。
中国的兵器工业建设,服从于国家独立自主的基本国策,有节制地生产武器装备,更不参与军备竞争。在和平时期努力发展民用产品,特别是1979年以来,认真贯彻“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的方针,充分发挥生产技术装备,运用兵工科学技术,大力开发民用产品,开始向军民结合型的生产体系转变。
兵器工业是在一定生产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历了从冷兵器到热兵器的发展历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枪炮制造、火炸药制造、坦克制造和弹药制造等从国民经济中分离出来成为新兴而又重要的独立部门,逐步发展成为现代兵器工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不论是兵器产品的品种、性能和质量,还是兵器工业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兵器工业是一个特殊行业,与民用工业相比具有下列特殊性:①兵器生产既要按经济规律运行,又受战争规律的制约。兵器工业生产的目的是战时满足战争需求,平时满足部队训练和储备以及军品外贸需要,它除了受经济规律制约外,还受战争规律的制约;②兵器工业存在许多兵器产品的军民兼容性差和军转民难度大等特点。兵器工业的生产则随战争的发生与停止而时起时落,甚至大起大落;③兵器工业的布局服从战略需要,以国防效益为中心,通常建立在后方隐蔽的地区,分布在各个战略区。鉴于兵器工业的上述特殊性,各国政府都采取了相应的特殊政策,以保护兵器工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