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 ,在英、法、荷争夺小安的列斯群岛的战争中,几乎全被灭绝。在多米尼加岛和圣文森特岛有存活者。圣文森特的加勒比人同逃亡的黑奴通婚,形成所谓“黑加勒比人”。18世纪末,约有5000名黑加勒比人被英国迁往洪都拉斯的罗阿坦岛,随后又散居于中美东部一些国家。加勒比人流动性较大,分布地域很广,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农业以栽培木薯为主,并从事采集、狩猎、伐木、捕鱼和畜牧。社会组织的基本形式是毗邻公社,尚保存相当浓厚的母系氏族残余。一般住在小村落里,各村均有一名实权不大的酋长。在印第安人中,加勒比人最早遭受西班牙、葡萄牙等殖民者的掠夺和屠杀,他们勇猛善战,具有长期反抗外来入侵的光荣传统。
美洲印第安人,西班牙征服时期居住在小安地列斯群岛和邻近的南美沿海地带。今天,加勒比这个名称是用来指一个语组,不仅包括安地列斯群岛加勒比人的语言,而且包括南美流行的很多有关的印第安语言。加勒比海之名即由此而来。
岛上加勒比人勇猛好战(是所谓的食人生番),由内地迁来,将阿拉瓦克人(Arawak)从小安地列斯群岛赶走後,西班牙人抵达时仍在向外扩张。特别的是他们的加勒比语,只为男人使用,女人使用阿拉瓦克语。他们袭击其他部落,俘获妇女,作为奴妻,男俘虏则加以折磨和杀害。南美内地的加勒比居民集团居住在圭亚那共和国及法属圭亚那,南抵亚马逊河。他们之中有的凶猛好战,是所谓的食人生番,但比安地列斯群岛的加勒比人,则稍逊一筹。
一般相信加勒比人是从南美洲委内瑞拉的奥利诺科河流域雨林来到加勒比海地区定居的。据信在1492年克里斯多福·哥伦布登陆加勒比群岛的前几个世纪,加勒比人取代了原本居住在小安的列斯群岛南部,使用Maipurean语的Igneri人。
根据Fr. Breton在十七世纪记载的加勒比人传说,他们将Igneri族(也就是阿拉瓦人)的男人杀光(而且还吃掉他们),并将那一族的女人收为妻妾。人类学家对这些传说的可信度有相当争议,但是岛上的加勒比女人使用Kalhíphona语的事实给让该传说的可信度提高了一些。
岛民与维尔京群岛和波多黎各的东泰诺人(Taíno)有掠夺或交易的关系。哥伦布所发现泰诺人拥有的黄金来自于加勒比人;美洲海岛的原住民不懂熔炼黄金,而是从对大陆交易中获得的。加勒比人对造船与航海也很有经验,而擅长作战这一点更导致他们一度称霸加勒比海盆地。
但是加勒比人后来还是被欧洲人取代,并在美洲殖民时代近近灭绝。无论如何他们还是保住了多米尼克、圣文森岛(Saint Vincent (island))、圣卢西亚与特立尼达等岛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