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为什么叫油坊沟,这与沟的沿线有榨油作坊有关。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油坊沟一带建了不少工厂,也有很多农民落户这一带,人类活动剧增。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由于运输功能逐步丧失,加之河道无人管理,导致河面淤塞,个别河段淤泥、垃圾堆积超过河面。河道两侧脏乱差现象十分严重,一到夏季河水变黑,臭气熏天,蚊蝇到处飞,周围群众苦不堪言。加之周边地面低洼,一发大水,周边的河水就倒灌进油坊沟,两岸的居民区和单位经常遭淹。由于改造前油坊沟水体质量较差,污染较为严重,故有“盐城龙须沟”之称。[1]
2011年,油坊沟进行了综合整治,工程北至蟒蛇河,南至跃进河,全长3800米,总投资2.2亿元。先后实施了征地拆迁、清淤、驳岸、截污以及河道两侧景观绿化工程,对沿线14个小区进行了改造,实现了全线景观道路贯通。[2]
油坊沟综合整治工程是盐城市区水环境治理的开篇之作。这条历史上的粮食运输通道,整治前垃圾成堆,污水横流,臭气熏天,是盐城版的“龙须沟”,两岸住宅经常被淹。整治后,这里成为开放性的带状城市滨河公园,是市民休闲、游憩、健身之所,沿岸栽植了大面积的绿化,建了供市民行走游玩的小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