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区最早前身为古蓟县,以建于蓟城地区得名。蓟县当为先秦之县,为春秋战国时期燕国所建。 大兴区在北京市的位置图
秦始皇二十三年(前224年),秦于蓟城地区置广阳郡,蓟县属之。
自汉至隋唐五代,蓟县之建制始终存在。
西汉,蓟县相继历属燕国、燕郡、广阳郡、广阳国。汉末王莽新朝时期(9年—24年),蓟县一度改名伐戎县,隶属广有郡,王莽新朝覆灭后恢复蓟县名。东汉,蓟县相继隶属广阳国、广阳郡、上谷郡、广阳郡。
三国时代,蓟县属魏之幽州燕郡、燕国。
西晋、东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各朝,蓟县相继隶属燕国、燕郡、幽州、范阳郡等。 大兴区
辽会同元年(938年),蓟县改名蓟北县,隶属幽都府;辽开泰元年(1012年),蓟北县改名析津县,隶属析津府,为辽南京附郭京县。
宋宣和五年至七年(1123年—1125年),析津县归宋,隶属燕山府。
金代贞元二年(1154年),析津县更名大兴县,隶属大兴府,为金中都依郭县。
元代至元九年(1272年),中都改为大都,大兴县为元大都附郭赤县,隶属大都路。
明代初期,大兴县隶属北平府。明永乐元年(1403年),北平府改为顺天府,大兴属之。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迁都北京,大兴为依郭京县。
清代,大兴仍为依郭京县,隶属顺天府。 大兴耕地情况
民国时期,民国三年(1914年)10月,顺天府改为京兆地方,大兴属之。民国十七年(1928年)6月,大兴县划归河北省,同年9月定为特等县,民国十八年(1929年)1月旋即降为二等县。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七七事变前,隶属河北省第三专区。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伪统治时期,大兴县先后隶属河北省津海道和燕京道。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10月,中共领导的大宛安永固涿良办事处成立。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2月,更名平南办事处,同年9月,设置平南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3月,平南县建制撤销,分设大兴县和涿良宛县。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地区解放,大兴县隶属河北省第五专区。1949年8月以前,中共创建的平南县、大兴县隶属冀中十专区。1949年8月,大兴县划归河北省通县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