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本草》云:“(虎掌)根……都似扁柿,四畔有圆牙,看如虎掌,故有此名。”《纲目》:“虎掌因叶形似之,非根也。南星因根圆白,形如老人星状,故名南星。”花序若蛇头状,故有蛇芋、蛇包谷之名[4] 。
天南星之名始见于《本草拾遗》,云:“生安东山谷,叶如荷,独茎,用根最良。”《开宝本草》谓:“生平泽,处处有之。叶似蒻叶,根如芋。二月、八月采之。"(本草图经》曰:“二月生苗似荷梗,茎高一尺以来。叶如蒟蒻,两枝相抱。五月开花似蛇头,黄色。七月结子作穗似石榴子,红色。根似芋而圆。"上述本草所载形态特征及《本草图经》“滁州南星”图,与天南星科天南星属植物天南星“Arisaema heterophyllum BI.”相符[4] 。
天南星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5] 。
块茎扁球形,直径2-4厘米,顶部扁平,周围生根,常有若干侧生芽眼。鳞芽4-5,膜质[1] 。
天南星植株
叶常单1,叶柄圆柱形,粉绿色。叶片鸟足状分裂,裂片13-19,倒披针形、长圆形、基部楔形,先端骤狭渐尖,中裂片无柄或具长15毫米的短柄。侧裂片长7.7-24.2厘米,宽2-6.5厘米,向外渐小,排列成蝎尾状[1] 。
天南星的叶
花序柄长30-55厘米,从叶柄鞘筒内抽出。佛焰苞管部圆柱形,粉绿色。肉穗花序两性和雄花序单性,两性花序中下部雌花,上部雄花。单性雄花花序附属器基部,向上细狭,至佛焰苞喉部以外之字形上升。雌花球形,柱头小。雄花具柄,白色,顶孔横裂[1] 。
天南星的花
浆果黄红色、红色,圆柱形,长约5毫米,内有棒头状种子1枚,不育胚珠2-3枚,种子黄色,具红色斑点[1] 。
天南星的果实
天南星在中国分布在除西北、西藏外大部分省区,日本、朝鲜也有分布[1] [2] 。
天南星普遍生于海拔2700米以下的林下、灌丛或草地中[1] [2] 。
天南星根系较浅,喜湿润气候,不耐干旱,土壤含水量在8%以下时茎叶枯黄,土壤湿度过大易引发根腐病。喜温和,忌高温,环境温度超过30℃或低于14℃停止生长。不耐寒,地下根、球茎遇到10℃以下时易受冷害或冻害,在北方不能在田间越冬。对土壤要求不严,在微酸、微碱性土壤中均可生长,以中性土壤为佳。花期4-5月,果期7-9月[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