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汕头市所在区域是一片被海水淹没的海湾。韩江流经大山,淌过平原,上游泥沙沉积海滨,形成了沿海条状高地,谓之沙陇,沙陇脊起处名“汕”,成片区域叫“沙汕坪”,濒海开端处称“沙汕头”“汕头”。[32]
汕头市又名鮀岛,汕头老市区位于鮀济河一侧,三面环水,历史上曾是半岛,过去海湾盛产鲨鮀,故称“鮀岛”。[32]
汕头市所在地区原为一个海边渔村,[31] 历史上属潮州府(涵盖今汕头、潮州、揭阳三个地级市及梅州市属的大埔、丰顺二县),始于秦汉时期的揭阳县。[33]
宋时砂尾(今金砂乡)已形成村落,属揭阳县。南片达濠古为潮阳县建制的招收都,元代光华埠一带已有较大渔村,称厦岭。明初设蓬州守御千户所,嘉靖年间置澄海县时随属澄海。[65]
1858年6月(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政府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签订了《天津条约》,条约规定增开潮州府等十处通商口岸,选定潮州府澄海县沙汕头(后改名汕头,并取代条约口岸部分“潮州”一词)一带,那时“汕头”并不为人所熟知,其面积不足一平方千米。[35] 清咸丰十年(1860年),澄海县所属的“沙汕头”被定为通商口岸,称“汕头埠”,但仍属澄海县管辖。[34] 1908年成立了汕头自治研究会,1909年成立了汕头镇自治议事会。[36]
1918年北洋政府颁布自治法,1919年冬,“潮、梅镇守使刘志陆,仿广州市政公所组织,设汕头市政局,为汕头设市的萌芽”。[36]
1921年,汕头市政厅成立,与澄海分治,从此一直称为汕头市。[31] 1930年9月,汕头市政厅更改为汕头市政府建制,隶属广东省政府。[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