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合面是双晶结构中相邻单晶体实际接触的公共界面,两侧晶格取向不一致且构造不连续[1] 。该界面作为双晶存在的物质载体,既包含共格面网结构的几何规律性(如尖晶石双晶),也存在复杂的非共格形态(如石英道芬双晶)。
接合面严格遵循双晶律的对称规律,而非单晶体对称要素的延伸[2] 。与平行连晶的本质区别在于:平行连晶各部位晶格连续,而接合面两侧晶格存在突变性转折。
根据双晶类型差异,接合面可分为三类形态:
平面型接合面:呈现简单平直几何形态,常见于接触双晶
尖晶石双晶接合面呈平整界面
锡石膝状双晶接合面为确定规则平面[1]
曲面型接合面:呈现不规则曲线形态,多出现于贯穿双晶
萤石双晶接合面呈复杂曲面
石英道芬双晶接合面为螺旋状曲线
阶梯型接合面:由多个平面组合形成折面形态,见于聚片双晶
斜长石卡-钠复合双晶呈现平行阶梯界面[1]
接合面方向可通过晶面符号进行表征:
方解石双晶接合面平行于(0001)面
石膏双晶接合面标记为(100)[2]
锡石膝状双晶接合面符号为(101)[1]
在空间配置中,接合面常与双晶要素存在特定关系:
接合面可能平行于双晶轴(如正长石卡斯巴双晶)[1]
接合面可与双晶面重合(如方解石机械双晶)
部分双晶接合面方向为无理指数面,无法用简单晶面符号表示[1]
接合面作为可观测界面,在双晶鉴别中具有重要价值:
接触双晶:接合面为明显规则平面,形成单体间的直线型边界
贯穿双晶:接合面呈曲折形态,形成相互穿插的立体结构
聚片双晶:多个平行接合面构成阶梯状重复界面
晶格不连续性导致接合面处产生典型鉴别特征:
双晶缝合线:接合面在晶体表面形成的直线或折线痕迹
蚀像差异:接合面两侧晶体的溶解速率不同形成形貌差异
光学性质突变:偏光显微镜下接合面两侧消光位不一致[2]
接合面与双晶面、双晶轴共同构成双晶结构要素,但存在本质区别:
双晶面:假想平面,用于描述单体间的对称操作关系
双晶轴:假想直线,作为对称旋转操作的几何要素[1][2]
接合面:实际存在的物理界面,表征单体的空间接合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