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7年2月11日,爱迪生出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是塞缪尔和南希·爱迪生的第七个也是最后一个孩子。爱迪生七岁时,全家搬到了密歇根州休伦港。爱迪生一直住在这里,直到16岁独立创业。爱迪生小时候很少接受正规教育,只上过几个月学。母亲教他阅读、写作和算术,但他一直是个好奇心很强的孩子,自学了很多知识。[10] 幼年时期的爱迪生,1850年前后
11岁时,爱迪生就在休伦港家中的地窖里拥有了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并阅读了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西尔斯的《世界史》、伯顿的《忧郁的解剖》和《科学辞典》等书籍。[11]
13岁时,爱迪生做了一份报童的工作,在经过休伦港通往底特律的当地铁路上卖报纸和糖果。他在火车的行李车厢里设立了一个化学实验室,同时还安装了一台印刷机,年轻的爱迪生就在这台印刷机上印刷《先驱周报》,这是第一份在行驶的火车上编辑、出版和印刷的报纸。此外,他还成为新鲜蔬菜和水果的中间商,向沿途的农民收购,然后卖到底特律市场。[11] 他似乎把大部分空闲时间都花在了阅读科学和技术书籍上,他发现化学研究和用伏打罐产生电流的方法特别吸引人,并很快操作起了自制的电报机。[18] 16岁时,爱迪生已经能够熟练地全职从事电报工作。[10] 儿时的爱迪生
17岁的电报员
17岁时,爱迪生的收发技能为他赢得了一份在安大略省斯特拉特福交界处大干线担任普通电报员的工作。然而,他富有创造力的想象力在这次工作中却成了他的败笔。他被解雇的原因是,一名主管偶然发现了他的一项发明的秘密——一种每小时自动用摩尔斯电码在电报上“报到”的装置,而实际上,爱迪生当时正在打盹,以弥补因学习而失去的睡眠。[11] 爱迪生的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