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年前瓦努阿图人即在此生息。[1]
1606年被西班牙探险家发现。
1768年法国人到此。
1774年英国库克船长到此并将该地命名为“新赫布里底”。[11]
1825年以后英国、法国等国的传教士、商人和农场主纷纷来到此地。
1906年10月 法、英签署了共管公约,该地沦为英、法共管殖民地。
1940年发生乔恩·弗伦运动,公开提出反对教会,反对白人和反对政府的口号。
1963年 土著人成立了第一个政党——乡村党,要求收回土地和实现独立。由于民族运动的迅速发展,英、法同意该地区于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
1978年1月实行内部自治。[11]
1980年7月30日独立,定国名为瓦努阿图共和国。 独立后,新赫布里底党(后改名为瓦努阿库党)领袖沃尔特·利尼出任首任总理,索科马努任总统。
瓦努阿图位于南太平洋西部,南纬13°到23°,东经166°到172°之间,南北距离约850公里。地处澳大利亚布里斯班以东1900公里,斐济以西800公里,新喀里多尼亚以北230公里,所罗门以南170公里。属美拉尼西亚群岛,由83个岛屿(其中68个岛屿有人居住)组成。最大的岛屿是桑托岛(面积3947平方公里)。国土面积86万平方公里,陆地面积1.22万平方公里,海洋专属经济区面积68万平方公里。共有82个岛屿。[16] 共2张 瓦努阿图
属热带海洋性气候,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
瓦旅游资源丰富,被誉为潜水天堂,塔纳岛活火山可近观,彭德考斯特岛是现代蹦极运动的发源地。[2]
2022年5月消息,瓦努阿图是世界上受气候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也是第一个宣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的太平洋地区小岛屿发展中国家。[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