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和病因分为病毒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结核性脑膜炎、新型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癌病。其具体症状差别见本章临床表现。
脑膜炎通常由病毒、细菌或真菌感染引起。
不同类型的脑膜炎,其致病微生物也有所不同,病毒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病毒是:肠道病毒,也包括柯萨奇病毒A和B、埃可病毒等,化脓性脑膜炎常见的致病菌是:脑膜炎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B型,结核性脑膜炎是由结核杆菌引起,隐球菌脑膜炎由新型隐球菌引起,脑膜癌病发生于恶性肿瘤的病人。
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以及天气寒冷利于病原体传播是常见的诱发因素
病原体侵入中枢神经系统后,机体释放炎性介质,介导级联式炎症反应,导致脑水肿、颅内压增高、神经损伤。
病毒性脑膜炎较为常见,以儿童多见,成人也可罹患。化脓性脑膜炎在任何年龄均可发病,新生儿急性期发生频率较高。结核性脑膜炎好发于儿童及青年人,现有发病率增多趋势。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发病率较低,多发生于肿瘤及服用免疫抑制剂病人以及艾滋病患者。
大部分脑膜炎患者经过早期积极治疗,预后通常较好。但新型隐球菌脑膜炎呈进行性加重,预后不良,死亡率较高。
病毒性脑膜炎以夏秋季为高发季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可终年发病,化脓性脑膜炎好发于冬春季节。
脑膜炎由于病原体感染发病,均有一定的传染性,流行性脑膜炎可致局部暴发性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