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1]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蓬头垢面”。[1]

南北朝时期的北魏,有个人名叫封轨,对儒家的经典著作特别有研究。封轨为人正直,不依附权贵,他不仅注重内心修养,也十分注重在仪表上修饰打扮自己。[2]

文昭皇太后的哥哥高肇做了司徒,高绰约封轨一起去拜见他。高肇专搞结党营私,谁巴结他,就能升官,谁反对他,就要加以罪名处置,专横跋扈到了极点。封轨看不起他,所以没去。高绰在高肇处不见封轨,就立刻回去,对人说:“我一向以为自己有读书人不趋炎附势的气节,今天才知道,我与封轨相比,差得远呢!”[2]

封轨容貌英俊,身材高大,平时还十分注意修饰打扮。有个不修边幅的文人问他:“读书人大都不喜欢打扮自己,你为什么在这方面特别讲究?”[2]

封轨说:“品行好的人,戴帽子要戴得端正,穿衣服要穿得整洁。看人看东西要注意仪态,为什么非要蓬头垢面的人,才能做贤人呢!”[2]

那人听完之后惭愧地走了。[2]

中国历史上,不修边幅,不注重外表的贤者大有人在,“蓬头垢面”甚至成为贤者的标签,这其实与贤者放浪形骸、不愿意受到约束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但古语有云:“君子要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一个人是否是“贤者”,与是否蓬头垢面并无必要的联系。相对于容貌和衣着,古代人更加注重的是一个人的性格品行,所谓“表里如一”就是指内心思想和外在言行完全一致,而“表”并非指外表、仪容。若是过分修饰外表,却忽视了内心修养的提升,无疑是舍本逐末。[3]

成文用法

“蓬头垢面”指头发蓬乱满脸污垢,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1][4]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补语。[2]

运用示例

后晋·刘昫《旧唐书·王世充传》:“世充尽发江都人将往赴难,在军中蓬首垢面,悲泣无度。”[1]

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张老》:“后数年,恕念其女,以为蓬头垢面不可识也。令其男义方访之。”[2]

宋·李沈《水调歌头》词:“往来无定,蓬头垢面任憎嫌。”[1]

元·杨景贤《刘行首》:“我这般穷身泼命谁瞅问,蓬头垢面装痴钝。”[2]

清·沈起凤《谐铎蜣螂城》:“翁取赤金数锭以赠,并唤一女子出,蓬头垢面,而天然国色。”[2]

蓬头垢面—不修边幅

“蓬头垢面”与“不修边幅”意义相近,两者皆有不注意仪表整洁的意思;区别在于“蓬头垢面”偏重在外表形貌,“不修边幅”偏重在衣着服饰;“不修边幅”可形容在生活上不拘小节,“蓬头垢面”则没有这种意思;“蓬头垢面”指面容肮脏,“不修边幅”没有这种含义。其次两者的用法也不同。“不修边幅”前边可受程度副词“太”等的修饰,“篷头垢面”则不能;“不修边幅”是比喻性的,“蓬头垢面”是描写性的。[2]

相关查询: 蓬头垢面
最新查询:日向小次郎 老字号 钻心磨皮莲子 中国名寺风水 软木塞 成功在于定位 ���Դ�6��� 乌布西奔妈妈 轰轰烈烈 ɽ 《鲁迅与我七十年》 贵州省地震紧急救援队 净化槽 三皇五帝的故事 肚痛帖 �������˰������� 传出神经 丰县财政局 中国资源利用战略研究 渗出液 铝制品 弗兰克·鲁奇尼 昌德宫 我的南海 集结成 九阳草 和平里十一区 专题片 踢踏舞 圆面积之谜 风俗画 十三水游戏 金丝红翡 再进一步 Battaglia 威斯康星冰期 莫逆之交 嘉定派 董春柏 曲谷乡 钢琴的第八十九键 小红帽 全面战争 罗山县 ����Linux 克里米亚 R.B.Kitaj 益田村 中国传统神话略讲 电工实用手册 增殖培养基 Metropolitan Secondhand 有理化因式 镇痛药 司法部门 白果鸭汤煲 参与人 光波导模式理论 安沛省 聚异戊二烯 室主任 背面傅粉 十三陵 专卖店 ����ˮ�� 百舌鸟 伊萨尔河 虞姬庙 强生婴幼儿日常护理:宝宝的哺乳 恐怖活动 曾庆红 恩格尔定律 矿产品 咖喱菠萝虾 全然不顾 王俊棠 寻香山湛上人 物价上涨 蓬头垢面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5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012秒 内存2.83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