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巴瘤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感染、免疫、理化因素及遗传等因素有关。
感染因素
Epstein-Barr ( EB )病毒感染
EB病毒感染与霍奇金淋巴瘤(HL)的发病有关。在中国,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中EB病毒检出率可达48%~57%。EB病毒感染同时也是Burkitt淋巴瘤的重要病因。
逆转录病毒
研究认为逆转录病毒与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蕈样淋巴瘤有关。
人疱疹病毒
HL患者的人疱疹病毒-6(HHV-6)阳性率和抗体滴度均高于非HL者,且随疾病进展,HHV-6抗体滴度逐渐升高。
人类疱疹病毒-8是一种亲淋巴DNA病毒,与特征性体腔淋巴瘤/原发性渗出性淋巴瘤有关。
麻疹病毒
有研究认为HL的发病与麻疹病毒有关。
幽门螺杆菌(Hp)感染
Hp抗原在胃黏膜淋巴瘤的发病中起到关键作用。
免疫功能低下
遗传性或获得性免疫缺陷(AIDS)患者,伴发淋巴瘤的风险比正常人高。AIDS患者罹患NHL的风险是普通人的60~100倍。
器官移植后,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而诱发的恶性肿瘤中,淋巴瘤占1/3。
遗传因素
有HL家族史者患病风险比其它人高,此外某些特定等位基因可增加霍奇金淋巴瘤的易感性。
NHL有时呈现明显的家族聚集性,例如: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一级亲属中,发生淋巴瘤的风险增加2~7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