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令海峡的名字来自丹麦探险家的维他斯·白令。他于1728年在俄国军队任职时候穿过白令海峡,是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人。[4]
维他斯·白令(Vitus Jonassen Bering,1681年8月出生于丹麦霍尔森斯,1741年12月19日逝世于白令岛)是一位俄罗斯海军中的探险家。 维他斯·白令
白令受彼得一世的邀请参加当时新建立的俄罗斯海军成为其中的一个舰长,在对瑞典的战争中他成绩优秀,此后他又参加对土耳其的战争。他与一个俄罗斯人结婚,1715年他最后一次回到丹麦。
1725年他奉彼得的命令开始对西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
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
1730年他回到圣彼得堡,当时他患重病,在他远征探险的这段时间里,他的五个孩子死亡 。
1735年他再次奉令来到鄂霍次克海。
1740年他建立了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
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一场风暴将他指挥的两条船分开了,白令本人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在回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的路上,他还发现了属于阿留申群岛的一些岛屿,但这时他已重病在身,无法指挥他的船了。他们漂泊到科曼多尔群岛的一个无人居住的小岛上,在那里白令和他船上的其他28名水手病死。后这个岛被命名为白令岛。他船上剩下的77名水手中的46人后来回到了他们出发的港口。
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991年8月,一支俄罗斯–丹麦的考古队发现了白令和其他五位水手的墓。他们的遗体被运回莫斯科。通过考古学的方法白令的原像可以重现。白令的牙齿完好无损,说明他不是得坏血病死亡的。
在冰河时期,白令海的水面降低,白令海峡成为一个白令海陆桥。考古学家们认为,美洲印第安人的祖先是一些亚洲来的猎人,跟着兽群到了北美洲之后定居。
白令海的部分海水流经本海峡入北极海,但大部分回流太平洋。冬季常有暴风雪,海面为1.2米~1.5米(4英尺~5英尺)厚的冰原所覆盖。仲夏仍有浮冰留存。在冰河时期(Ice Age),本区海平面下降数百尺,使海峡成为亚洲与北美洲之间的陆桥,于是发生大规模的植物、动物以及人类的迁徙(约35000年~20000年前)。 共6张 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也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西北端阿拉斯加之间。北连楚科奇海,南接白令海,白令海峡长约60千米,宽35千米~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的狭窄和水浅削弱了北冰洋和太平洋间深层水的交换。在距今1万年前的第四纪冰期时,海水低于海面约100米~200米,海峡历史上是亚洲和北美洲间的“陆桥”,两洲的生物通过陆桥相互迁徙。海峡水道中心线既是俄罗斯和美国的交界线,又是亚洲和北美洲的洲界线,还是国际日期变更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