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年—1956年,辛亥革命后,上海地方官府支持的旧时慈善机构普育堂难以维持救济工作,经由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知名企业家、慈善家和天主教人士陆伯鸿接收,将其翻扩建成为一组现代化的建筑群,取名为家新普育堂”。成为二十世纪上半叶上海最大的收容弱势群体的慈善机构。[2]

1956-1999年,1956年1月,上海市人民政府正式接管新普育堂,将其更名为上海市育儿院。1964年7月,更名为上海市儿童福利院,旧址在今黄浦区普育西路105号,占地面积237702m2,建筑面积17629m2,为孤残儿童提供膳食、护理、康复、心理、教育服务。[2]

1999年至今,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下,上海市儿童[2] 福利院进行了易地新建。1999年12月25日中春路新址举行了开工奠基典礼,2001年6月1日主体工程竣工,9月25日完成了从普育西路105号的旧址到闵行区中春路9977号新址的搬迁工作,10月1日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启用仪式。

全院占地面积72000㎡。新院在整体设计上处处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儿童生活、教育、保健、康复、娱乐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在软件配套方面,机构通过建章立制、完善管理,人员引进和大力开展员工培训等途径不断提高队伍的整体水平,以确保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通过对外交流,开展中外合作项目和涉外业务,逐步建立一套运行机制。

在儿童中有107名正在接受不同程度的教育,其中35名儿童 在社区的常规学校就读,另外72名儿童在福利院内的“真禅学校”就读,2013年还有三名同学考上了大学。在医 疗康复方面,2013年有540名儿童接受了康复训练,达到在院儿童总数的90%,其中20名儿童接受了手术治疗。

在对院内儿童进行教育和康复的同时,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在开展了 孤残儿童家庭寄养工作,并邀请英国专家,一所新的上海市儿童福利 院正在建造中,并将于4月竣工。

儿童福利院是儿童的乐园,处处体现以儿童为本的理念,充满童趣和温馨家园气息,人与环境自然和谐。儿童生活、教育、康复、娱乐等设施齐全,为孤残儿童提供照料、教育、康复、医疗等服务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长期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关怀下,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全体员工的努力下,儿福院各项工作在不断发展,孤残儿童的生存权、保护权、发展权和参与权得到了更好的维护,也赢得了很好的国际声誉,充分展现了上海在打造世界级城市进程中儿童福利的发展水平。

2020年11月20日,上海市儿童福利院入选“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名单。[1]

相关查询: 辛亥革命 地方官 慈善机构 难以维持 二十世纪 上半叶 企业家 天主教 现代化 建筑群
友情链接: 知道 电影 百科 好搜 问答 微信 值得买 巨便宜 天天特价 洛阳汽车脚垫 女装 女鞋 母婴 内衣 零食 美妆 汽车 油价 郑州 北京 上海 广州 深圳 杭州 南京 苏州 武汉 天津 重庆 成都 大连 宁波 济南 西安 石家庄 沈阳 南阳 临沂 邯郸 保定 温州 东莞 洛阳 周口 青岛 徐州 赣州 菏泽 泉州 长春 唐山 商丘 南通 盐城 驻马店 佛山 衡阳 沧州 福州 昆明 无锡 南昌 黄冈 遵义
© 2024 haodianxin 百科 豫ICP备14030218号-3 消耗时间:0.650秒 内存2.81M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