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出处
南宋·王柏《默成定武兰亭记》:“讹以传讹,仅同儿戏。”[1]
衍生典故
宋末元初·俞琰《席上腐谈》:“世上相传女娲补天炼五色石于此,故名采石,以讹传讹。”[2]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以讹传讹”。[2]
从前楚国有一个善打飞禽的猎户挑着山鸡进城去卖。一个过路人看山鸡的羽毛十分漂亮,又不认得山鸡,就走上去问挑担的人:“你这担子上挑的是什么鸟呀?”担着山鸡的人骗他说:“这个嘛,是凤凰。”那人信以为真,高兴地说“哦!原来这就是凤凰。我早就听说过这种鸟,想不到今天真见到了。这凤凰你肯卖吗?”他一下子就出了十两金子的价钱。担山鸡的人趁机抬价,说:“卖是可以卖给你,不过十两金子不够,要二十两才卖。”那人真就付出了二十两金子,把山鸡买下了。他十分高兴地想:“凤凰是世界上的珍禽,自古以来表示祥瑞,我要把它献给楚王,楚王一定会很高兴。”于是,他就把山鸡拿回家养起来。谁知,才过了一夜,第二天山鸡就死了,过路人白白花了二十两金子,到不觉得可惜,只可惜不能把活“凤凰”献给楚王。[3]
不久,这件事一传开,京城里人人都知道有个人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只凤凰,想献给楚王,只可惜凤凰死掉了。楚王听说了这件事,信以为真,觉得这个人虽然未能把凤凰献给自己,但这一番心意也值得感谢,就把他召来,赏给他许多东西,价值比他买的山鸡的钱多出十倍。后来,人们从这个故事中概括出“以讹传讹”这个成语,意思是事情经过一传再传,离真实情况越来越远。[3]
“以讹传讹”这个成语充分说明了传闻的不可信程度和可怕,一件本来没有什么的小事情,一旦经过人们的传闻,就会变成大事件了。比如,一个人家里打井后,省了一个人的劳力,但一个传一个后,竟变成了打水打出了一个人来。这就是以讹传讹的严重后果,严重偏离了存在的事实。当今社会,一些媒体或一些人用以讹传讹的方式来进行炒作,以达到成为社会上传闻的热点,抢出镜的镜头。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炒作现象,一种低俗的宣传手段。成语告诉人们,眼见为实,传闻永远不可靠,无论是什么样的传闻,人们要注意实地调查。[3]
成文用法
“以讹传讹”指把本来就不正确的话又错误地传出去,越传越错。[4]
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5]
运用示例
明陆采《怀香记.第三五出》:以讹传讹,纷然流谤,使深闺知凶信必生凄怆。[4]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这两件事虽无考,古往今来,以讹传讹,好事者竟故意的弄出这些古迹来以惑愚人。[4]
清·周亮工《书影》卷四:“宋时安得有传奇?或当时胄之党有为此语者,流传人世,以讹传讹,紊谬如是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