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神学(Narrative Theology),现代基督教神学思潮。其研究主要涉及“释经学”领域。“叙事”在基督教《圣经》中占很大比例。但传统神学或诉诸“寓意”解释圣经叙事部分,或从狭隘的历史性观点出发将其解作过去发生的事件,或出于得出教义的目的认为叙事是以故事形式出现的关于教义的陈述。“叙事神学”反对上述观点和倾向,试图从叙事本身的特性出发去解释叙事。叙事不仅仅叙说历史的事件,而且也在说明它们的意义,说明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历史事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局。《圣经》的叙事表明,历史是统一的,是有一定的发展方向的,上帝是历史命运的主宰者,上帝主持着公义,上帝通过启示为人类立法和制订道德规范。但是上帝的启示是在历史的过程中逐步进行的,同时上帝给人自由,让人自己作出抉择,并自己对自己的抉择承担责任。于是,当读者阅读圣经叙事的时候,会把自己带到这种叙事的意义寻求中去,会发现自己是在与圣经叙事意义的启明者和救恩历史精神的承担者-“上帝”-对话。“叙事神学”致力于通过应用现代释义学研究成果阐述圣经叙事的意义,从而把基督教神学建立在活生生的圣经文本的基础上。[3]
一、十八、十九世纪,历史批判法评击传统基督教神学「前批判」的圣经阅读方式,使学者开始质疑圣经事件的历史准确性,动摇他们对圣经世界的信心。[4]
二、在二十世纪70年代,因为传统研究旧约神学方式遇到瓶颈,以及圣经在神学中的地位出现危机,加上圣经研究学有新的发展等,驱使学者们转向叙事神学谋求研究神学的新出路。[5]
三、30至40年代,新正统派的启示观,如:李察‧尼布尔提出基督教信念的根本是建基在一个由圣经故事所决定的历史架构上,故神的启示是透过历史作媒介带出来;巴特强调耶稣的道成肉身是神的道启示在人类历史中,圣经故事成为人与神相遇的场景,这些启示观为后来叙事神学的发展铺路。[6]
一、十八、十九世纪的自由主义神学将文本以外的意识形态注入圣经内;而历史批判方法诠释圣经事件时则重视叙事的历史层面,忽略了文本的叙事形式和字面意义,不但把福音书叙事的形式撕裂破碎,更转移了圣经叙述意义的轨道,以现实世界成为解释圣经的框架来检视圣经对人类经验的适切性,以人的经验而不是以神的启示来诠释圣经,圣经的权威逐渐被忽视。[7]
二、过去诠释圣经,把故事与其真理分割,故学者面对的挑战就是将圣经故事与叙事结构的实体相关联起来。[8]
三、传统神学以抽象、命题式、系统性、客观性地表达圣经的真理,难以将圣经世界与现今世界的鸿沟衔接起来。[9] 另外,神学的本源圣经本身是以叙事为主,也不是以命题来书写,而信徒的生命处境更不是非黑则白的清晰明确,[10] 传统命题式的神学未能响应真实处境的需要,神学家发现叙事的重要性,因能提供另一不同角度和范畴为切入点,但叙事神学家在「叙事」一词的定义,和神学论述方向上,观点难以取得一致,当前急务是要为叙事神学下定义和整合各神学观点。[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