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装置的设计遵循本质安全技术框架:
内置防护:通过机械结构限制危险区域接触,例如冲压模具的安全围栏[1];
防错机制:如双手操作按钮强制操作者远离加工点[1][6];
失效保护:故障时自动停机或启动备用系统,如跳闸装置[2][7]。
主要类别包括:
显示类:压力表、温度计(实时监测设备状态)[5];
控制类:安全光栅、联锁装置(阻断危险操作)[2][6];
紧急保护类:安全阀、防爆膜(超压时自动泄压)[4]。
冲压机械:采用自动冲压化设计,结合光传感器避免手部进入危险区域[1];
化工设备:截至2022年,防爆膜与阻火装置成为炼油装置标配附件[4][5];
智能改造:2021年某炼化企业通过故障自愈系统将安全装置误动率降低42%[3]。
根据《生产设备安全防护设计总则》(2022年修订),安全装置需满足:
通过结构功能限制或防止设备危险;
强调本质安全化设计[8]。智能化改造可使安全装置响应时间缩短[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