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中堂始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由美国安息浸礼会牧师台佛史筹建,至光绪三十年(1904年)正式落成。1889年其附属惠中学塾设立,后于光绪二十三年更名为惠中书院,分设男女校区。1931年完成教育机构立案,1942年合并为私立惠中中学,1951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管并更名为五爱中学。1993年2月26日,该建筑群举行新堂献堂礼拜。
现存建筑为典型十九世纪末西式风格,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包含五幢主体校舍[1] [2] 。建筑群布局受浸礼会教堂影响,保留拱形门窗与坡屋顶特征,1992年因李惠利捐资增建教学楼,部分区域进行过改造。2012年资料显示,原信徒公墓区域已改建为外销商品房。
惠中堂核心教育机构包含:
惠中书院:开设国文、算学等传统课程,1890年已有女子入学记录
五爱中学:1951年更名后沿用至今,校乐队曾使用中国传统乐器
附属小学:与中学形成连贯教育体系,校舍共享西式建筑群[1][2]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惠中堂建筑群被列为不可移动文物,编号310103945180000301,归类为清代教育类建筑。现归属打浦桥街道管辖,保护范围涵盖肇周路南端历史校区。
该建筑群所在区域交通便利:
轨道交通:9号线打浦桥站(步行约450米)、4号线鲁班路站(步行约600米)
公交线路:932路、109路至鲁班路徐家汇路站;146路、730路至蒙自路丽园路站
主干道路:毗邻徐家汇路与马当路交叉口,连接丽园路、蒙自西路等支线